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资源 >> 完美句点千岛湖配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跨世纪谋划!
5年砥砺建设!
12月24日,
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高分通过竣工验收!
工程建设迎来了一个完美句点,
工程运行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千岛湖水是如何跨越百公里“搬运”到杭城,
流入千万市民家中——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配水井全景
规划之久
省市两级接力“圆梦”
杭州起源于钱塘江潮的起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饮用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优质水源,承载着上千年来无数杭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江便对向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提出浙北引水设想。
千岛湖配水工程示意图
年,浙江省水利厅牵头出台的《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引水工程调研报告》及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议书,为引水这个“超级脑洞”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解决浙东、浙北缺水问题,列为事关浙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任务,并抽调水利等部门的精兵强将,成立省引水办牵头抓总,全力推进引水工程。那时,引水办一次次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争取支持;赴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公司、新安江电厂等单位进行沟通;赴杭州、嘉兴等市调研,研讨工程方案;加强与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沟通……
水利专家深耕一线,详细调查基础资料,反复讨论技术路线。经过数百个日夜的艰苦奋斗和辛勤耕耘,《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新安江引水工程专项规划》等多项报告相继出炉。科学规划为后来工程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来到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接过建设千岛湖配水工程这根接力棒。但引水可能带来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让质疑声音纷至沓来。为此,杭州市林业水利局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10多家省内外权威专业机构和高校专家,开展49项专题研究,着重研究配水可能带来的水位、水温、水质、水生态、气候等环境影响。
工程供水范围
凭着一股科研韧劲,“智囊团”深入探讨工程水资源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新安江电站优化调度等,最终得出结论:工程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新安江水电站运行调度优化可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随后,杭州市林水局公开项目建议书、工程线路图、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研究成果,并梳理社会关心的代表性问题,制作宣传片和宣传册,主动解读工程概况,进一步统一全社会思想。
建设之难
公里输水隧洞建设“步步惊心”
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年12月24日,千岛湖配水工程终于动工。根据工程规划,千岛湖水将从湖边的“进水口”金竹牌出发,通过公里的输水隧洞,途经建德、桐庐、富阳,到达闲林水库的“大碗”配水井,最后通过下游输水线路到达杭州的各大水厂内。
值得注意的是,公里的隧洞未设置任何加压泵站,完全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全程封闭式自流输水。此举不仅节约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水流到达终点时还有富余的能量可用来发电,同时也避免沿程污染问题,保障了水质安全,可谓一举多得。
58个月,16个标段,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和建设工人“以工地为家”,默默奉献,更是克服了诸多“拦路虎”,可谓“步步惊心”。
“最后几公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施工以每天1米不到的速度缓慢推进。洞里的地下水跟下暴雨一样,抽水机来不及抽,工人们几乎半个身子泡在水里施工,‘皮炎平’成箱成箱地买。”原千岛湖配水工程总工程师朱奚冰说。而最难的点,在金竹牌进水口的施工1标。难度来自两方面——
第一,一般来说,水库的进水口都是在其未蓄水时候兴建,而这次,要在千岛湖这个已经蓄水的水库里,造一个进水口,条件制约很多;第二,施工1标更遭遇了岩溶地质,也就是喀斯特地貌,地质风险剧增。难以捉摸的地下溶洞、暗河,让施工危险重重,也是难上加难。
洞内施工场景
年3月,金竹牌的施工支洞刚开挖不久,就遭遇地下暗河突水,勘探发现,此地有多条暗河贯通相连;一个月后,这里又挖到了一个巨大的溶洞,为了回填它,吨混凝土被灌入其中,施工团队24小时开工,忙碌了50多天;没想到,5月3日发生了更惊险的一幕,带班长谢小江和工人们正在作业时,突然大量的岩石、泥浆喷涌而出,巨大的压力甚至让钢结构的台车瞬间变形。幸好,谢小江在第一时间大声指挥班组人员丢下手中器材,迅速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工程邀请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原总工程师汪易森、水利部原总工程师高安泽等数位“大咖”多次实地勘查。专家所揭示的地质条件,比初设预判的情况,更为复杂不利。在专家建议下,进水口南移1公里,调整至非岩溶地区……
洞内施工场景
经过不断地攻坚克难,经过无数脑力、体力和毅力的投入后,年9月29日,千岛湖配水工程终于通水运行。工程的高标准建设,也让它在今年成功捧回了省级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钱江杯(优质工程)。
效益之显著
每天供水10个“大碗”
输水隧洞内水的流速为每秒1米,这意味着,从隧洞起点的水流到终点需要20小时。20小时后,来自千岛湖的水,就到了隧洞的终点——位于闲林水库的取水口,被称为“超级碗”的所在地。
闲林枢纽施工过程
“超级碗”其实是取水口的配水井,底部直径为50米、顶部直径米、深35米,呈碗形,容量约20万立方米。“按照杭州目前的用水量,一天要喝掉10碗水,多的时候大约12碗。”朱奚冰说,它是整个配水工程的核心枢纽:一头连着上游千岛湖的输水隧洞,一头连着向下游送水的支线,将水送往主城区方向的水厂,以及萧山、滨江方向的水厂。
“超级碗”采用了“库中库”的设计,实现了让碗与库中的水,既可做到相对隔离,又可相互调剂。平时,千岛湖水只经过“大碗”向杭城供水,若工程需要大型检修,则可打开碗边的闸门,将闲林水库的水置换成千岛湖水,供杭城使用。
那么,经过公里长途奔袭,流进“超级碗”里的千岛湖水,还能保持优良的水质吗?
“进水口选在金竹牌,因为该地湖面开阔,水质稳定,并且没有旅游航线经过。在千岛湖进水口附近,配有一艘装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巡逻船,输水的各个节点,都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公里输水隧洞全线封闭,不会有任何的污染。”朱奚冰说。此外,输水隧洞还设置了7道事故检修闸门,均可作为拦截污染物质的防线,将风险层层阻隔。
金竹牌进水口全景
随着千岛湖水的到来,杭州城市供水格局从以钱塘江为主的单一水源供应,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杭城百姓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千岛湖水带给杭州人的美好,不再只是看在眼里,更是喝在嘴里,甜在心里,交汇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里。
来源:厅建设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
原标题:《完美句点!千岛湖配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