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介绍 >> 钱塘江海塘防洪御潮还有这些ldquo
钱塘江海塘从唐代有大规模修筑开始,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发展,不仅主塘塘型结构不断改进、完善,而且主塘内外一系列护塘建筑和配套设施的布局也不断完备。至清代中叶,已建成比较完整的钱塘江洪潮工程防御体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除了主力海塘以外配合海塘防洪御潮的附属设施。
(1)备塘
为防主塘万一漫溃,咸卤入侵,不致祸延广大平原,宋代已有修筑备塘的史料。
《两浙海塘志》中的土备塘
历来对此有重堤、副堤、内堤等不同名称,但一般均限于局部地段。明成化十三年()海宁海决,抢险以后所作副堤,亦仅十里。万历四年(),巡抚徐栻在修复海盐一带潮毁海塘时,亦于石塘之内加筑土塘以为唇齿之护。清雍正十一年(),内大臣海望、总督李卫鉴于改建北岸柴、石旧塘,工非数年不成,其间难免遭遇大潮漫溢。为不致内灌民田,奏准在北岸海塘塘后增修、新筑仁和至海宁、海盐至平湖两大段土备塘,长达余丈,占北岸海塘全长的57%。仁和、海宁段土备塘平均筑高1丈2尺、顶宽2丈4尺、底宽5丈;并沿塘建有水闸四座、涵洞17座以及木桥26座等,以排泄主塘与备塘间内水,并通船只、行人。规模之大、设施之周,冠于历代。南岸仅有局部地段根据形势需要兴筑备塘。此外,两岸个别险工地段,于形势危急时,再筑月堤,未雨绸缪,以防万一,使小范围的月堤与大规模的备塘相配合,尽可能做到防护无失。
(2)横塘
后称鬯塘、撑塘。清同治五年()兵燹之后,修复仁和、海宁一带坍溃海塘时创筑,横亘于主塘与备塘之间,使之分隔成较小区块,以缩小主塘不幸进水时的受淹范围。其断面尺寸一般为面宽1丈2尺,底宽3丈6尺,高1丈。
(3)备塘河
筑塘时,在塘后取土成河,称备塘河,由来已久。元泰定四年(),海宁海岸崩坍,曾议“浚深近北备塘濠堑”。明万历四至五年(?),巡抚徐栻营筑海盐海塘时,除在石塘之内加筑土塘(备塘)外,还认为“潮过石塘而无河以泄之,则势悍而益漂。今从二塘间为河,使潮过有所容,宜足以杀其捍”。乃因旧河遗迹开浚白洋河,北起阅武场,南至长川铺,长丈(原议通联至澉浦,因资费不足中止),以开河之土培塘,河成运石。清代曾多次疏浚,其中雍正五年()浚深3~5尺、浚宽1丈5尺;道光十六年()浚河丈,深3尺。海宁、仁和一线塘后,明代亦已有备塘河。清康熙五十七年(),浙江巡抚朱轼亦以其具有上述作用予以疏浚。此后,凡有淤淀碍航或培塘需要,多次浚深。
(4)护塘地
用以固塘、护塘,并备为抢险、堆料留有余地。乾隆二年()始有史料见诸档案。次年,又在海宁新涨沙地上,沿塘留护塘地丈。以后发展演变,到道光十四年(),奏定距塘10丈以内,一概严禁取土,其在10丈以外、20丈以内官地听其取土。
清同治十三年《浙江江海塘全图》中的石闸
此外,为泄内涝、引江水,南岸于明、清两代,先后在萧绍海塘沿线建有三江应宿闸、山西闸、姚家埠闸、汤湾刷沙闸、宜桥闸、楝树下闸、黄草沥闸、西湖闸、蒿坝清水闸等,但不许私设涵闸;北岸除平湖乍浦旧有海口闸(已废)外,仁和、海宁、海盐一线均未置闸设涵。
这一系列附属设施,也是当时环境条件下固护海塘不可或缺的建筑群体,构思周详,布局合理,与护塘建筑综合成一整套层层设防、配套齐全的纵深防御体系,是明、清两代防御钱塘江洪水、强潮、狂浪,在规划布局和工程技术上的重要一环。
来源:钱塘江中心、浙江水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