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京杭大运河遗产汶水三分下江南第一闸

发布时间:2024/10/18 13:41:14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柳林闸,是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段主航道上的节制闸之一,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水“三分下江南”第一闸,坐落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柳林闸村。

  柳林闸,又称南旺上闸、南旺南闸,明成化年间,管河郎中杨恭于南旺分水口南“五里”处建造。与同时建造在南旺分水口北“五里”的十里闸(亦称南旺下闸、南旺北闸),合称“南旺闸”。据清乾隆《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柳林闸)明成化六年建,国朝乾隆三十七年年修,金门宽二丈,高二丈一尺”。闸座为单孔石质节制闸,呈束腰亚字形,横跨南北向河。由闸基、闸口、闸槽、迎水雁翅、分水雁翅、裹头、东西闸墩、绞关石、闸板等构成。闸基是在开挖的基槽中打入排列的木桩,桩顶平铺大型石板。闸口顺河道横宽纵短,东西宽6.2米,南北长5米,高8.3米。闸槽在闸口里侧的东西闸墙上,闸槽宽0.25米、进深0.2米。迎水雁翅位于闸口北,成扇形张开的“八”字北宽南窄。分水雁翅位于闸口南,成扇形张开的“八”字北窄南宽。裹头连雁翅分别位于闸的南北端堤岸。闸墩东西相对深入河道,闸口,雁翅、裹头、闸墙皆附其上。绞关石“六块,每块长五尺”,分立于闸槽外的东西闸墩上。闸板共“十八块”,每块两端置有铁环,板厚略小于槽宽。闸墙条石错缝筑砌,麻填、汁灌、灰勾缝,“墙石每丈扣生铁锭二个,熟铁锔二个”。另外,东西闸墩上分别竖立人工绞盘,系绠连绞关石启闭闸板;闸口架设有活动木桥方便通行,移开桥板即可行船。

  柳林闸地处京杭大运河全线最高点的南旺分水口南5里,北10里连十里闸,南12里接寺前铺闸,东依蜀山湖,西邻南旺湖,“闸下(东)南月河”,运河纵贯南北。运河东岸堤建有金线、利运二积水闸,西岸堤设有常鸣、邢通、彭石、孙强、刘贤、张全、盛进、小土地庙八个减水闸。南旺分水口是明永乐年间由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运河的交汇处,汶水自东北来注入运河被南旺分水口石驳岸阻分转向南北分流,南流以济黄、淮,北流以济漳、卫。柳林闸作为南旺分水枢纽的重要补充及汶水南流之首闸,闭闸蓄水浮舟楫,启闸舟楫南北溜。北与十里闸配合调控汶水按需南北分流,南与寺前铺闸协同控制汶水南流;并辅以运河两岸积水闸和减水闸适时调节河道水位水量,确保船舶通行南旺“水脊”顺畅。因此,精通水利科学技术的康熙帝盛赞南旺闸设计时说:“增修水闸,以时启闭,漕运遂通”。清雍正《山东通志》记载称:“南旺上闸,即柳林闸,此为分水口南流第一闸。漕船南自台庄入闸河至此四百二十里,共历二十七闸,皆逆流而北”。

  明清时期柳林闸均设有闸官、夫役,“司闸启闭”。据明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柳林闸,闸官一人,闸夫二十人”。清代沿袭明制,闸座夫役数量有所变化,清雍正《山东通志》所载:“柳林闸,闸官一员,闸夫十八名,溜夫九名”。闸座闸官为官吏,“国家之设官也”,为闸座的直接执行者,负责掌闸启闭、维护闸座、催趱漕船、疏浚河道、管理夫役。闸官设有“闸署”,闸署位于本闸的运河西岸。闸官俸银“三十一两五分二厘”,由朝廷发放。闸座夫役分为:闸夫和溜夫。闸夫,以掌闸启闭,“若诸闸之启闭、支篙、执靠、打火者也”;溜夫,以挽船上下,“若河洪之拽溜牵洪,诸闸之绞关执缆者是也”。闸夫、溜夫昼夜值守闸座,就近居住,“按例每夫给房两间”。闸夫“每名岁食银十两四钱七分六厘”、溜夫“每名岁食银十二两”,额编汶上县支给。柳林闸闸官及闸务,明代由都水司南旺分司管理,清康熙十五年裁南旺分司后归济宁道管理。

  闸座启闭过船实行会牌制度,通过令牌启闭指令,实现相邻闸之间的信息互通,“各闸守候会牌,按时启闭”。《大清会典》规定:“务遵漕规启闭,粮船到闸,必须上下会牌俱到始行启板,如河水充足即相机启闭,以速漕运,总不得两闸齐开,过泄水势”。会牌的传递,起初以人夫步行于闸座之间进行传递;雍正元年,催漕官吏部右侍郎李绂奉命赴山东巡视漕务时更定传牌之法,变徒步为骑马传递。

  闸座启闭过船除严格限制行船尺寸及载重量外,柳林闸还有更加严格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一是,运河河道水深六尺放船。“以六尺为率,过即当启板,不足即当下板”。二是,积船数量约二百余只,须结为一帮集体通过。“柳林闸下粮船积至二百方可开放一次,绝不可轻易启板使水南泄也”。三是,船舶过闸顺序为先粮后贡、先官后民。“粮运盛时,运舟过尽,次则贡舟,官舟次之,民舟又次之,闸乃肃”。四是,相邻闸配合上启下闭,不可同时开启。“如启上闸即闭下闸,启闭下闸即闭上闸,节缩之道也,不然将恐竭”。

  柳林闸启闭放船采用“轮番法”。船舶南来北上过柳林闸时:船停泊积聚于柳林、寺前铺二闸之间河道,距闸“五十步之外”,水深足六尺,柳林闸依令牌启闸板放船北上,寺前铺闸闭闸板蓄水。结帮船只顺流而下过柳林闸,视分水口水势至柳林闸与十里闸之间河道或直达袁口闸,待船放完即闭闸板。若河道水深不足六尺时,由位于运河东岸堤连接蜀山湖的利运闸,输蜀山湖水于柳林、寺前铺二闸之间河道,再启闸板放船。若河道汶水涨溢时,柳林、寺前铺二闸闸板全下,由位于运河西岸堤连接南旺湖的张全闸、盛进闸或小土地庙闸,泄运河水于南旺湖蓄之备用。若船南下过寺前铺闸时,则反之启闭,寺前铺闸依令牌启闸板放船南下,柳林闸闭闸板蓄水。

  船舶北来南下过柳林闸时:船停泊积聚于柳林、十里二闸之间河道,距闸“五十步之外”,水深足六尺,柳林闸依令牌启闸板放船南下,十里闸闭闸板蓄水。结帮船只顺流而下过柳林闸,至柳林闸与寺前铺闸之间河道,待船放完即闭闸板,防水走失。若河道水深不足六尺时,由位于运河东岸堤连接蜀山湖的金线闸,输蜀山湖水于柳林、十里二闸之间河道,再启闸板放船。若夏秋河道汶水涨溢时,柳林、十里二闸闸板全下,由位于运河西岸堤连接南旺湖的常鸣、邢通、彭石、孙强、刘贤五减水闸,视情开启数个或全开,泄运河水于南旺湖蓄之备用。若船北上过十里闸时,则反之启闭,十里闸依令牌启闸板放船北上,柳林闸闭闸板蓄水。清乾隆皇帝南巡过南旺闸时曾赋诗赞美曰:“五汶挟来二百泉,到斯分注籍天然。南流水作北流水,上溜船为下溜船”。

  柳林闸作为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水南流之咽喉,与邻闸高效、有序、安全的协同运行,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运河连续余年畅通无阻,“万樯粮艘连帆直上,岁漕四百万石皆取通于此”。自清末运河废止,运河南旺枢纽段河道淤塞,柳林闸也随之而弃,辉煌不再。柳林闸遗址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柳林闸村,建国后闸改桥,将原单孔闸改建成两孔桥连通两岸;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年,山东省文物局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号)文件精神对闸体进行了局部修复,新改建为闸桥合一的单孔“便民桥梁”。

(照片由臧沛广拍摄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1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