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介绍 >> 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本文转自:增城日报
本报讯(记者姚玉函郑景宇文/摄)9孔上翻式平面钢闸门的水闸、融入岭南风格和当地文化特色的人行风雨廊桥、焕然一新的交通桥、精心设计的鱼道……在增江河正果镇蒙花布村段,经过一年半的施工重建,集防洪灌溉、通行休闲及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身的正果拦河坝工程逐渐成型,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了解,由于原拦河坝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区水务局于年8月启动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工程主要在拆除原拦河坝的基础上重建一座长米的拦河坝,并配套交通桥、两岸翼墙、上游铺盖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等。目前,重建工程已完成总体进度约96%。
据项目施工方广东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冯晓龙介绍,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包括闸室段、上下游连接段和管理区三大部分。作为工程的核心部分,闸室段设有9孔水闸,每孔净宽16米;水闸下游架设一座双向两车道的交通桥,路面宽8米;上游建设一座人行廊桥,廊桥总宽8米。工程还规划在水闸右岸建设一座管理房等配套设施。目前,整个工程已进入内饰完善、周边环境复绿等收尾阶段,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完工。
结合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正果拦河坝重建工程还在拦河闸左岸设置了一条总长.5米的竖缝式“鱼道”,以确保增江下游光倒刺鲃、大刺鳅等鱼类能够顺利洄游,切实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据悉,区水务局及各参建单位结合当地文旅发展实际及传统文化特色,在工程建设中融入大量地方文化元素,致力将工程打造成改善景观、促进发展的民心项目。“我们在风雨廊桥设计中设置了5座仿古景观亭和前后两座出入口门楼,既可遮风挡雨,又可登高观景,彰显岭南建筑的‘通’‘透’‘漏’。我们选用了增城荔枝和畲族图腾作为河岸栏杆的图案,凸显增城的文旅特色。”区水务建设管理所工程师李俊楠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