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绿肺配套,三水40年为城市做加法改

发布时间:2023/6/16 20:51:01   

夜色中,从西南街道城区流过的西南涌流光溢彩,分外明丽。西南涌边的左岸公园人气最旺,周边的市民都喜欢到这里跳广场舞、交谊舞,慢跑或者散步。

“西南涌相当于三水人的‘千灯湖’!”从小住在河涌边的张凯说,曾经,西南涌因为河道淤浅而变成“死水河”。经过三水人近14年来持之以恒对“一涌两岸”的改造提升,“死水河”变成了“亲水河”。

三水森林公园绿树成荫。

回顾西南涌的蝶变,在三水改革开放40年里,相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过去40年,三水市民拥有了左岸公园、右岸公园等大型市政公园,有了森林公园这一城市绿肺,云东海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三水广场等四大商圈。

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此专注于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对于一个正在向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挺进的城市而言,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幸福感正是它最生动的代言。

西南涌背后的生态坚守

起于西南水闸的西南涌一路朝东北方向流去,流经沙头社区、左岸公园、右岸公园和三江水韵公园。河涌与市政公园所组成的城市景观带,成为了三水人眼中的“千灯湖”。每当夜色降临,家住在西南涌边一高档商住小区东海南湾的刘月虹都会约上几个好姐妹到左岸公园跳广场舞。

这是刘月虹退休10年来的生活日常,也是越来越多三水人畅享的城市慢生活。每当入夜,人们涌入西南涌沿岸的市政公园,西南涌在两岸的灯光映衬下显得分外明丽。“西南涌的今天来之不易,它从‘死水河’变成了‘亲水河’。”刘月虹说。

图片是最直观的历史记录者。33年前的年,摄影师杨耀桐从高空用镜头记录了这么一幕:西南涌三水城区段河涌浅窄,淤泥积聚,河床成为周边居民种菜的菜地。33年后的今天,杨耀桐借助无人机从同一个角度俯瞰:西南涌三水城区段水清岸绿,高档商住小区林立,西南涌成为三水人的景观河。

翻开历史,更为深远的时代背景呼之欲出。14年前,年2月24日,西南涌两岸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率先大刀阔斧拉开了三水城区“三旧”改造的序幕,也奠定了今天三水人乐水、亲水的基础:

年1月11日起,西南两岸整治工程首期工程左岸拆迁范围的拆迁用地面积达28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4万多平方米,涉及企业25家、住宅86户。年,西南涌右岸拆迁与安置了住宅和企业户,还启动北江大堤西南城区段加固达标工程和西南组团中心区(中轴线)开发建设工程,一期工程拆迁房屋总面积接近11万平方米。

曾经的重重困难,如今化为功劳簿上的勋章。经过截污、清淤、美化等一套组合拳,昔日的荒地、菜园、厂房,变身成为左岸公园、右岸公园和三江水韵公园。此后十多年,大棉涌、大塱涡涌、左岸涌、解放涌、乐平涌、芦苞涌等上游支涌也纳入了整治提升工程。一张张城市名片就此擦亮:今年春节期间,毗邻大绵涌的北江凤凰公园成为广佛都市圈的打卡胜地——数百亩桃花迎风招展。同下大力气改造西南涌两岸环境一样,三水人在这里种植连片花海、铺装节点广场、建设亲水平台,水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和城市名片的重要元素。

如今,西南涌一河两岸已成为居民休闲的

时间进入年,三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得益于十多年来对水环境、水生态持之以恒的坚守,三水成功构建“1+1+7”治水体系,全区条大小河涌和31宗湖库当年就落实了区、镇、村三级河长。

同一时间,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正式获得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格。这片三水人守护已久的万顷碧波,将被赋予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功能,成为濒危鸟类黄胸鹀的保护基地。目前,云东海湖有维管植物70科种,脊椎动物20目54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包括虎头蛙、黑翅鸢等。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水地处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地带,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远近有名的山水田园城市。早在2年,三水就以4A级的标准兴建了三水森林公园。年,在森林公园、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南丹山、大南山等基础上,三水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天蓝、地绿、水清、花飞”为导向,大力构建“城在森林中、村在花园中、路在绿荫中、人在美景中”的城乡生态体系。

三水森林公园,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三水森林公园总面积达5万亩,堪称广佛都市圈的城市绿肺。据介绍,森林公园内建有长米的世界最大独石雕刻铜身卧佛、华南地区最大的孔圣园,以及宣言广场、鳄鱼湖等景点,还有赛车俱乐部、绿湖度假酒店等配套设施,是三水为立足广佛都市圈而打造的城市后花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持之以恒的环境提升整治中,三水人有坚守,更有开拓和创新,如西南涌融入了城市发展而成为三水人的“亲水河”,云东海湖则被赋予守望绿色生态发展的担当和责任。三水的城市品格就如大南山林场对万顷林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就如同三江汇流所承载的包容并蓄与开放进取,在改革开放40年里写下瑰丽的蝶变篇章。

敢想敢干为城市做加法

年,背靠珠三角产业、资本、人才等深厚发展资源,三水明确提出“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

年,三水首个商圈综合体三水广场正式动工并于次年开业。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的震动。“开业的三水广场给三水人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消费成本和交通等方面的成本。”“三水广场作为一个大型的商、文、旅综合体,择址三水,侧面佐证了市场对三水城市区域价值、市民消费力等都有较高的认可。”

三水广场(资料图)

现在每天车水马龙的三水广场一带,曾经只有西南公园、西南第四小学和雅豪居花园等屈指可数的建筑。三水广场开业以来,凭借其电影、餐饮、娱乐等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更新了三水人的消费方式。这片区域的商业价值也不断凸显,相继建起了大型高档商住小区、酒店和写字楼等。

此前,三水人的消费方式是保留着农业社会形态的“天光墟”、“灯光夜市”和小型连锁超市。一位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