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赖晨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并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代表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元代学者郭守敬曾经为京杭大运河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家学渊源据《元史》记载:“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郭守敬成长及求学的一些情况。郭守敬的父亲当过治水的小官,后来在郭守敬不到三岁的时候被奸臣害死,由于父亲逝世较早,是祖父郭荣把他带大的。祖父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通晓五经,尤其精通天文、数学和水利,他经常和一些老朋友谈论学问,年幼的郭守敬也经常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间—长,耳濡目染,郭守敬就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说,郭守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家学很深。当时有一个叫刘秉忠的人,是元代著名的学者,此人是郭荣的好友,郭荣觉得孙儿聪明过人,是棵好苗子,为他前途着想,便把孙儿送到了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的刘秉忠门下,从师于刘秉忠。在刘秉忠门下,郭守敬的聪明才智得到进一步施展,学业更有长进。治理黄河中统元年(),刘秉忠的老朋友、大名宣抚司长官张文谦把郭守敬带到自己身边工作,让他在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一带参与水利建设。郭守敬办事认真踏实,对所到之处的地形、水利等情况都做了详细地勘察,并有的放矢地对各种水利工程等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考和方案设想,受到张文谦的赞赏和器重。中统三年(),张文谦发现郭守敬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逐渐成熟,就向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出于当时整治水利,鼓励农桑等发展经济的需要,忽必烈很快接见了郭守敬。在忽必烈召见他的时候,郭守敬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每听完一条,就点头赞许。最后,忽必烈感慨道:“让这样的人去办事,才不会是摆空架子吃闲饭的呢!”接见之后,忽必烈立即任命郭守敬为诸路河渠提举。郭守敬和张文谦到宁夏后,首先沿着黄河两岸勘查,对宁夏河套平原地区的正渠、支渠的数量、长度、溉田亩数等进行详细地调查,并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势、水情、水利灌溉历史和治水、治淤的经验。在张文谦的支持下,郭守敬亲自指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水利修复工程开始了。当时有人主张废弃旧渠,另开新渠,郭守敬经过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因旧谋新”的意见,否定了另开新渠的主张,他认为那样既费工又费时,重点应放在修复疏通旧有渠道上。经过实地勘查,郭守敬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处筑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的水量,建退水闸以调节流量等技术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元初在宁夏河套地区的水利建设中,普遍采用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水渠、堰、陂、塘,大多使用了调节水量的牌堰,即水坝和水闸(斗门)。水坝和水闸起到了控制水流、水量的作用,旱则开闸引水入田,以收灌溉之利;涝则关闭闸门,以避泛滥之灾,使整个灌溉系统具有很好的灌溉和防洪效益。在宁夏河套地区军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共修复疏浚了兴州(今宁夏银川)、灵州(今宁夏灵武)、应理州(今宁夏中卫)、鸣沙州(今宁夏中宁县)等四州主干渠十二条、支渠六十八条,让九万多顷土地恢复了灌溉。郭守敬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如今,宁夏河套地区黄灌区仍然普遍采用坝闸节制水量的办法。可以说,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水闸,是人类从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郭守敬在修浚旧有渠道的基础上,又开挖了几条新渠。至元三年(),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董文用与郭守敬在应理州修筑蜘蛛渠(美利渠),灌溉中卫地区近三千亩农田,使当地农业获得丰收,官府的赋税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据齐履谦的《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记载,郭守敬在宁夏期间,还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开发黄河、探寻黄河源头的建议。虽然历史文献上没有记载这次探险的结果,但实际上郭守敬是我国探寻黄河源头的第一人。至元二年(),他又从中兴(今银川市)乘舟,“顺河而下,四昼夜至东胜”。经过实地勘查之后,郭守敬对黄河的水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向忽必烈建议在宁夏黄河段兴办漕运(水道运粮)。忽必烈不但采纳了他的建议,还下令建立了应理州至东胜(今内蒙鄂尔多斯)的水运驿站。这段水道全长八百五十多公里,在宁夏境内约四百公里,沿途设驿站十个,其中在宁夏的有应理州、鸣沙州、灵州、中兴等水站。有驿船六十六艘,配水手两百人,每个驿站给牛十头、羊一百只,并置驿舍,拨耕地。此后,宁夏的黄河航运业逐步发展起来。经过郭守敬一系列的治水措施,宁夏屯田事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兴办,西夏故地出外逃难的人们又陆续回到了家乡,重建家园。黄河两岸又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汩汩的渠水浇灌着千里沃野。朝廷表彰了郭守敬治理黄河的功绩,提升他为都水少监。为了感谢这位卓越的水利专家,西夏故地的人民在河渠之上为他修建了一座生祠(纪念堂),以纪念他不可磨灭的功绩。引水入都元朝面临的漕运比金朝更为繁重,为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郭守敬向朝廷提出疏通淤塞已久的京杭大运河的建议,并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在元至元二十六年(),郭守敬主持疏通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此段河道已淤塞多年,如不疏通,大运河则不能通运到京。郭守敬在会通河上修建了三十余座石闸,每闸都设计巧妙,不仅雄伟壮观,且科学实用,故人们称之为“闸河”。会通河的疏通,使大运河的漕运直达通州,给通惠河的疏通和漕运奠定了基础。当时运粮的漕船经过白河(北运河、潞水)到通州之后,要再走一百六十多里陆路到大都。陆运粮食成本高昂,每年至少需要六万缗钱,且秋天阴雨,牲畜死亡也很严重。如果水运粮食,就能节省很多成本。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从天津经通州到大都的水上通道,由郭守敬负责设计督修。如果开挖从通州到大都的运河,就必须解决水源问题。关于水源,早在三国曹魏时期,镇北将军刘靖,就曾经在梁山(今石景山)以南,开车厢渠,引水(今永定河)东下,和白河(今北运河)连接,以灌溉农田。郭守敬详细地勘查和测量了大都城周边地区的地形起伏和河道泉水的分布情况,他发现在大都城西北六十多里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昌平县城东南六里的地方,有一座平地崛起的神山(今凤凰山),山麓有涌出的泉水——白浮泉,水清而量大,可以利用。此外,沿西山山麓一带,还有许多分散的小泉。他就设想:如果把这些泉水汇聚起来,引入大都,而不让它们直接流入白河,这不就可以基本解决水源问题了吗?但是在具体引水工作上,郭守敬发现有一定难度:在白浮泉和大都城之间,有两道由沙河与清河所造成的河谷底低地,比大都低十多尺,水根本流不到大都去,而往上会随着河谷流走。他经过详细考察之后,便决定先由白浮泉引水向西,然后折而向南,避开河谷低地,并沿途截聚西山诸泉水,最后经过甕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接古高粱河,把水引到大都。为了让泉水不会外流,他又计划在河道的(左岸)东岸修筑长堤——白浮堰,以障流水。这样,运河的水源问题便可以基本解决了。于是,郭守敬向朝廷提出了改造金代旧闸河,不再引永定河(浑河、卢沟河)的水,决定从白浮村引神山(今凤凰山)泉西折南转,引入甕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并沿途拦截所有从西向东流入清河、沙河的泉水,如双塔、榆河、一亩、玉泉等水,汇合后,东南流入到大都城的积水潭(今什刹海),作为运河的水源,然后东至通州高丽庄入北运河(潞水、白水),这便是元代通惠河的路线。至元二十九年()八月的一天,在郭守敬的主持下,白浮泉的引水和通惠河的疏通工程正式动工。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从积水潭东的万宁桥(今步粮桥、后门桥)到金闸河的玉河(御河)段,不但要安排民工挖河,朝廷官员们也要参加劳动。至元三十年()秋天,这条从神山(今凤凰山)一直到通州高丽庄,全程八十多公里的运河工程全部竣工了。通惠河建成之后,郭守敬便又在运河上建置了水闸和斗门,解决了河床坡度倾斜的问题,保证了航船的顺利通行。于是,航路便可经过南水门(元大都北郊),直抵城内积水潭(今什刹海)。通过水上运粮,不仅减轻了人民的痛苦劳役,避免了牲畜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大大节约了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当时江南的粮船在积水潭的东北岸挤满了,在玉河上也是浩浩荡荡排船驶行,大都城的人们争先观看,热烈欢呼,犹如过节。元世祖忽必烈在万宁桥上看到水面全是粮船,十分高兴,亲自命名从万宁桥到通州的河道为“通惠河”。郭守敬设计主持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南北航运,改善了农业灌溉,不仅在当时促进了生产贸易,而且也惠及后世。特别是通惠河的开通,使京杭大运河畅通无阻,大大加强了南北物资的交流,使其当时的大都城商船云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