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面对颠覆性时代大变革,传统企业如何闯

发布时间:2023/5/16 17:57:56   
盖百霖遮盖液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zhiliao/m/946.html

“所以说,将来的工程机械行业,无论在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大型化,甚至包括一些多功能领域,都会由中国企业来引领,会由中国的企业来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面对记者的提问,从早上就开始“连轴转”的王民尽管略带疲惫之色,但依旧稍显得意。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举足轻重的标杆式人物,他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保持着十分乐观的态度。当然,这极可能与徐工在此次宝马展上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新品“井喷”

在年上海工程机械宝马展上,徐工平方米(室内平方米)面积的展示现场,台套主机产品及65套零部件及非实物产品重磅亮相,其中新品占比很大,从远处看去,“徐工金”连成一整片,璀璨夺目。尽管在展会期间,上海阴雨绵绵,但却很难浇灭半点徐工人员的热情。

全球最强的全地面起重机XCA、行业最大吨位纯电动挖机XEE、全球最大钻深旋挖钻机XRE、世界上首款载重90吨的三轴矿用自卸车XDM、国内最大马力矿用平地机GR、国内最大的电传动装载机XC……一台台带着“最”字的崭新设备齐聚一堂,这样的场面显然并不常见,毕竟它们来自于工程机械行业不同的细分领域,而《中国机电工业》记者从徐工内部人员口中得知,这些设备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有主”的,它们将不会回到徐工,而是在此次展会之后,立即发到客户的手中。

“近几届宝马展,都是这样。”说话间,这个人笑容满面,一脸自豪。

超大吨位电传动轮式装载机XC,是此次展会徐工重点展出的“拳头产品”之一。

“在装载机领域,谁掌握了大吨位技术,谁就站在了技术制高点。”在这样的理念之下,XC在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诞生。

作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额定载荷35吨、自重吨的超大吨位四驱电传动装载机,XC打破了国际超大吨位装载机的技术垄断,继卡特彼勒、小松之后,徐工成为全球第三家、同时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具备35吨级超大吨位装载机生产能力的企业。徐工也一跃跻身全球超大吨位装载机领导者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足有三层楼高,单个轮胎直径可达3米,被称为“神州第一铲”的装载机,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该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80%以上。

为什么XC会首先出现在徐工?为什么在此之前大吨位装载机一直被卡特彼勒和小松垄断?

资料显示,目前额定载重量大于15吨的超大吨位装载机,主要在大型工程或矿山工况下使用,全球15吨及以上的装载机行业销量为台,基本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山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市场保有量较小,但单台设备的价值量却很大,之所以一直被卡特彼勒和小松两大“豪门”垄断,其原因就在于两家均可以针对大型工程或矿山工况提供系列成套解决方案,包括大型挖掘机、矿卡、巨型装载机、大吨位推土机、大型平地机等设备。对于客户而言,选择成套的设备不仅有利于设备间的配合作业,还在售后服务方面有很大便利,因此,作为国际老牌巨头,因为产品开发、验证、进入市场均较早,配套方案也十分成熟,卡特彼勒和小松自然而然成为市场的主导。

而当前,着力打造矿山设备的成套化解决方案正是徐工的重点战略之一,目前大型挖掘机、矿卡、平地机、推土机已经开发完成并在市场上销售,作为成套化唯一缺失的重要一环,配套的大型装载机的开发是必然选择。

“我们的设备工作载荷接近40吨,再次刷新徐工年LW1KN创造的国内最大吨位装载机工作载荷记录;电传动控制系统使得其比同级别液力传动装载机节约燃油20%以上;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相互独立有效保证了产品可靠性,特别适用于大型露天矿开采、矿卡装卸、短距离运输等工况,是配套徐工~吨矿卡的最佳选择。”徐工铲运的技术人员对于设备做了详尽的介绍。

可以说,XC装载机从背景到立项,从研发到完成,几乎是秉承了经典的“徐工式”路线,从高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吨位“三高一大”的产品发展战略,到“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的产品理念,都在这台设备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也完全符合徐工给行业的一贯印象。

徐工似乎还是那个徐工,但真的是这样吗?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徐工善阳谋。

这可能与企业的历史积淀与红色基因息息相关,徐工向来给人以“硬核且老派”的印象,就像战争中的正规军,在攻城拔寨中正面进攻、正面对决,靠产品与对手“硬刚”,更多的崇尚“煌煌正道”。而作为“武器”的产品,就是徐工最大的基础与底气。

但在当下,有这些就够了吗?风云诡谲、瞬息万变的大环境却告诉你,远没有这么简单。

“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整个世界的进程变化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制造业变革发展,前一秒还只是个概念,后一刻就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许再过个两三年,“智能化时代”这个词都会过时。

而身处其中,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化,面对末路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有时毁灭甚至只是一瞬间的事,当年诺基亚的轰然倒塌,其阴影至今仍旧盘旋在每个企业,尤其是行业引领者的头上。“我们明明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这一句面对自我的灵魂拷问,同时也在拷问每一家企业。当年的诺基亚作为国际巨头,明明在行业内一骑绝尘,地位坚如磐石,也不能避免成为行业末路与世界变化的殉道者。

Whoisthenext?

如今,大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其方向也越来越难以掌握,企业要如何去察觉、去适应、去顺应,甚至去赶超这种变化?

尤其是以工程机械为例的传统行业,往往变化较慢,其新产品的开发,从调研、立项、研发,直至产出投入市场,都是以几年为一周期计,这是其产品特性,无法做出改变,那么在这样的往复轮回过程中,企业要如何去调整适应时代的瞬息万变?这恐怕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

但有一点却是明确的,主动去求变,是身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要做的事。这是责任、是担当,或者换个说法,唯有担起这个责任与重担,才能被称为行业的引领者。

徐工无疑要做行业的引领者,在年全球制造商50强榜单上,徐工已经跃居世界工程机械第四位,跻身全球“第一阵营”,排名前三近在咫尺,而向世界第一发起冲击也已经列上日程。

那么徐工,求变了吗?

其实从这次参加展会的产品设备隐约可以看出,“硬核”徐工竟慢慢显现出“柔性”的一面,灵活多面的特质开始显现,并开始向“软”转变。

既对立又统一——B面徐工

就在年上海工程机械宝马展举办前几天,《中国机电工业》记者曾对徐工做过一次访问。而其后展会上的所见所闻,更是加深了某种模糊的印象。徐工似乎已经悄悄将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并力图扎下根来。

“柔性”徐工,能打造出“无界”产品吗?

其一:硬与软

工程机械产品,素来展现的,就是一种力量之美。往往其外在硬件愈发出色,就代表产品品质愈好。但仅靠硬件取胜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硬件背后的软件逐渐成为决定因素之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起重、挖机、道路、铲运、随车、基础……几乎每一个徐工的子公司,在谈及新产品的时候,都提到了新软件的开发,而与两年之前的寥寥几句相比,软件话题所占用的时间也大大增强。

“徐工挖机构建的数据管理平台(RDM)系统,就是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及知识管理平台。”徐工挖机内部人员介绍说,RDM是“覆盖设计、仿真、试验的全流程、全要素数据管理平台”,它同步涵盖支撑技术标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项目管理等技术管理功能,实现产品设计到试验任务的贯通和项目流的贯通及知识的沉淀,支撑正向研发的一体化知识管理。

同样的,徐工基础自主研发的MOM系统,获得了软件著作权,其内容应用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文件管理、电子图纸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发布平台等七大模块。是徐工基础近几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而提到徐工的软件部分,就不能绕开徐工信息。作为徐工打造工业互联网、力图引领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徐工信息自主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近两年发展极为迅猛。

资料显示,年汉云平台入选工信部“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跻身国内工业互联网第一梯队;中标工信部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面向特定行业工业机理模型库”两大项目;市场表现抢眼,年,徐工信息汉云获评全球工业智能领域奥斯卡“湛卢奖”工业互联网创新奖,获评工信部、赛迪联合颁发的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先锋榜TOP3。徐工信息获评教育部工业互联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是工业互联网方向唯一企业。

如今,汉云平台正在探索边缘计算、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汉云平台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平台很年轻,而工业互联网亦很年轻,所有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其二:大与小

大吨位战略可以说是徐工的看家法宝之一,也是其有别于其他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地方。徐工一直在向“更大”发起挑战,从“神州第一挖”到“神州第一铲”,再到“世界第一吊”,将每一种工程机械产品的最大吨位揽入囊中,似乎成了徐工的拿手好戏。但与此同时,徐工也并未放低对小吨位产品,以及细分领域中更加细化产品的重视程度,各个子公司根据所在领域的实际情况,会开发出针对小领域的产品来占领市场。

比如徐工基础,既有全球最大吨位的旋挖钻机XRE、全球最大吨位的水平定向钻机XZ、最大吨位的XGE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XSC0深井钻机等大吨位明星产品,也针对新基建市场开发了一系列个性化、机动灵活的施工装备,如用于特高压电网基础建设的车载式旋挖钻机、用于城市5G网络基础建设的智能化小型水平定向钻机和微型顶管机、用于低矮环境下城市建设的低矮型双轮铣槽机……

而徐工随车,则将定制化研发作为了战略重点,“要成为客户定制领域的首选”,在行业内率先创新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构建了“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管理体系。比如自行走蜘蛛吊,就是徐工随车研发的定制化产品的代表,“面对山坡、丘陵等工况复杂的作业环境,传统的随车起重机已经不能满足,灵活多变,适应更狭小、复杂的作业环境的蜘蛛吊应运而生,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客户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徐工就在哪里。”

其三:新与旧

作为徐工实现所有野心的基石,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是必要条件,而摆在这之前的第一道关卡就是研发。技术从何而来?当今时代,研发要更新、更快,怎么办?旧的研发思维、研发体系已经不能支撑,那么新的就必须建立起来。而在这一方面,徐工所尝试的更为全面,“只要有用,似乎都可以拿来用”。

比如徐工铲运的“干桥湿化”项目,就是在综合考虑客户对整机高性价比的需求后,利用“传统技术+现代技术”而实现的,这种创新被徐工铲运称为组合创新。比如,在传统的定量液压系统基础上引入变量化思维,在成本控制基本持平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整机的操作安全性和舒适性,并降低了能耗。这种引入其他行业部分技术,并通过小成本实现更先进性能的创新,可以用于很多方面。“像工程机械上的空调,我们就引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而成本并没有增加太多。”据徐工铲运内部人员介绍,在这样的创新下,原本作为选装件的空调成为了标准件,徐工铲运的竞争优势也得以增强。“这些创新难度有大有小,有些并不难,只是以前没有想到,当组合创新作为思路,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样被捅破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徐工独有的,那就是每当谈起新设备的研发团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团队,其成员是由某个子公司完全组成的。换句话说,徐工各个分公司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背后作为“最强大脑”的徐工研究院的支撑,正在将徐工的产品研发推向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

其四:内与外

另一方面,徐工的研发与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内部,近年来,与高校、研究机构、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及其他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愈加频繁。

年,徐工随车的《道路与桥梁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主要解决的是各类桥梁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智能化检测的共性问题。项目组主持和参加编写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完善了我国道路与桥梁检测评价标准体系。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9项。而此项目并非由徐工独立承担,而是与长安大学合作完成。作为全球行业首创,将引领桥梁检测装备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高校等研究机构之外,与其他行业巨头以及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也是徐工的手段之一。资料显示,联合宝钢研发高强钢,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案例。21世纪前吊臂板被国外高强钢制造商垄断,高强钢板全部依赖进口。1年至年,徐工联合宝钢先后成功研发出了兆帕、兆帕、级钢板,到,年终于突破了1级兆帕超高强钢。国产高强钢均是率先在徐工产品上批量使用,进而拓展到国内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使得钢材价格降低至进口钢材的50%,大大推动了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

年,徐工配套产业园正式启动,作为徐工与徐州贾汪区共建的高端工程机械零部件产业基地,产业园将依托徐工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专业对接徐工,形成产业集聚”的理念,吸引“同盟军”供应商入驻,打造专业生产徐工配套件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减少配套风险,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我们要在徐工配套产业园,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共享共赢良性业态体系。”

将其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另一股力量,徐工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同盟军”。

同盟军登场

根据徐工提供的资料,近年来,徐工优化产业链,吸引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体系和市场体系中,在工程机械主业的上游供应链中,和徐工配套合作的企业有0多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下游市场体系中的经销商多家,全部是民营企业。

王民在年提出了“同盟军、共进退”的概念,意图打造一支能够与徐工有共同价值观、共进退的“钢铁同盟军”。而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突然爆发,更是坚定了徐工打造同盟军的目标。在疫情期间,徐工发行了江苏首单3亿元“疫情防控债”,全部用于上下游企业疫情防控工程机械生产经营。借助资本推动,湖北齐星等关键供应商,得到了复苏亟需的资金保障。

徐工还牵头6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成立的工程机械首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了行业优势创新资源,不断解决我国装备工业“空心化”的瓶颈。

与打造“钢铁同盟军”相辅相成,徐工也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大动脉”。

“我们明确了供应链平台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战略方向,即年打造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年打造全球一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据徐工供应内部人员介绍,目前徐工已经布局形成国内和欧洲两大采购中心,配套徐工全球制造基地,保障全球采购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与国内外余家行业顶尖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物料种类达上万种。成立全球采购协调委员会,通过徐工全球采购组织的互联互通,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可以与供应链“同盟军”共享二级及以上关键零部件采购渠道及信息,搭建跨国供应链体系联盟,共享采购资源,携手应对采购风险及压力。

徐工从广度、深度、精准度三个方面着手,打造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预研——开发——量产——售后)、全方位(质量——成本——技术——交付——服务)的深度合作和成长共赢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从广度着手,横向拓展,围绕降本增效和提质保量的核心任务,全面对标国内外热销竞品的供应链体系,通过优胜劣汰,持续壮大和优化徐工的“同盟军”供应商资源库。从深度着手,纵向延伸,以提升徐工的产品竞争力和打造“同盟军”合作伙伴为宗旨,从品质、成本、交付、技术、服务五个方面着手,对标竞品,深挖短板,高质量精准提升“同盟军”的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从精准度着手,精准管理,依靠信息化系统,以大数据为依据,建立数字化协同平台,优化采购流程,实施精准管理,持续完善公平公正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最终打造一支高忠诚度、高质量、高技术、低成本的“同盟军”供应链队伍。

智能化与数字化

5G时代的到来,似乎一下子加快了整个行业智能化的进程。

在上海宝马展上,徐工道路的一系列新产品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焦点,原因无他,就在于亮相的几台设备是完全没有驾驶舱的!它们的外形十分潮流前卫,车身的线条极为优美流畅,当车头车尾的指示灯亮起,仿佛下一秒就会变身成变形金刚。

这些着眼于未来的概念性设备极具科技性,也是徐工道路向无人驾驶领域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由于作业环境相对封闭单一,道路机械很有可能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无人驾驶的细分领域,而无人驾驶,也正是整个行业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未来已来。”徐工道路一锤定音,“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道路施工对无人化的需求瞬间从行业推广阶段过渡到了实际的需求激增。”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道路施工场景下,标准化的无人化机械施工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目前,徐工的无人化道路施工已经在攀大高速和雄安京雄高速项目、广西柳南高速等项目上开展了典型工程应用。据徐工道路预计,道路的智能化无人化技术会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全面产业化阶段,分阶段的应用到行业用户的生产施工中去。

“技术上的领先,只是时间窗口的领先。”对于这样的前景,徐工道路有着清醒的认知,并力图在成套化、智能化、无人化方面引领市场前行。

除了徐工道路之外,徐工基础、徐工重型、徐工挖机……都在结合自身设备的特点进行着智能化的创新与研发。“道阻且长”,这是一条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全新的路,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没人知道结果会如何,但这并不会动摇“开拓者”前进的脚步。

在数字化方面,徐工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宝马展开幕的同一天,徐工向全球重磅发布“徐工全球数字化备件服务信息系统”(XCMG-GlobalServiceSystem,简称X-GSS),力图实现“从诞生到使用,从工厂到市场,每一段都是精准可追溯的生命旅程”。

徐工X-GSS系统为每一台设备量身定制,打造数据共享新模式,除了可以保障客户随时查询信息,还可以实现对作业设备运行轨迹的实时跟踪,运行参数的动态监控,并通过结合AR技术的融合创新,构建产品的数字化服务孪生体,为客户和服务人员提供直观可视化的全新数字服务体验。而徐工,也可以充分整合维修报工、设备运行、备件更换等市场服务数据,进行大数据的计算分析和挖掘利用,提高企业的主动服务运营能力。

所有这些,都隐约透露出徐工的变化。

徐工有很大的野心,多年来一直追求高质量发展,想要开拓海外市场,意欲逐鹿高端市场,剑指世界第一。营收与规模无疑是衡量企业的硬指标,但当企业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就不能拘泥于此。徐工想要完成最后的“珠峰登顶”,还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或者换为更加直观而实际的问题,徐工还欠缺什么?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徐工需要做什么?

想来,无论答案是什么,徐工已经在寻找、在尝试、在变化。无论正在做的和未来要做的是否能够使徐工实现目标,“求变”本身已经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了。

文章来源:工业头条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