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发展 >> 杭州人好消息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重磅好消息!!!
今天上午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是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提升饮水水质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事关杭州长远发展的命脉工程。工程自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建设者5年持续奋战,今天上午正式通水!
这标志着,杭州城市供水格局从以钱塘江为主的单一水源供应,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杭城百姓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工程概况
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由配水工程和供水工程组成。其中,配水工程西起淳安千岛湖,东至余杭闲林水库,途径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和余杭区境内,全长.22公里,洞径6.7米。
千岛湖水将通过配水工程的全封闭输水隧洞,从淳安县金竹牌村输送至闲林水库后,再通过供水工程线路流入杭城千家万户,规划年配水量为9.78亿吨。
供水工程为闲林水库向下游的输水线路,主要规划建设闲林水厂、九溪线、城北线、江南线等工程,线路总长73.04公里,其中九溪线(闲林水库配水井至九溪水厂和珊瑚沙水库稳压池)全长18.24公里,城北线(闲林水库配水井至余杭仁和水厂分支井)全长28.6公里,江南线(闲林水库配水井至萧山渔浦义桥取水点)全长26.2公里。目前,九溪线工程已于年10月全线贯通,具备通水条件,主要承担着向主城区内九溪水厂、南星水厂、清泰水厂、赤山埠水厂输送千岛湖原水的重要功能,意味着这四大水厂供水范围内的城东、城中、城西及下沙、丁桥、之江、闲林等区域百姓将率先喝上千岛湖水。与此同时,为了让杭州市区所有市民尽早喝上千岛湖水,城北线、江南线、闲林水厂正在抓紧建设中。
科学决策,高起点规划
杭州市地处钱塘江下游,主城区原水为钱塘江、东苕溪水源,均为开放式水源,易受上游污染、咸潮影响,水质较为不稳定,城市供水保障有一定风险。同时,随着杭州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供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为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原水水质、优化水资源配置,决定启动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邀请10多家省内外权威专业机构和高校,开展了长达3年深入调研和多达49项专题论证。通过全面采集数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工程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新安江电站优化调度等多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做出科学决策,决定实施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并于年12月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精益求精,高品质建设
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在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地下障碍物多等因素制约,保证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坚持把好质量安全关口,走好技术创新之路,写好生态保护文章,努力打造高品质工程。1、打造优质安全工程。工程参建单位将争创“鲁班奖”“大禹杯”“钱江杯”列入工程质量安全建设目标,把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源头就要管控”的理念,坚持关口前移,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制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警示通报约谈暂行办法》,压实质量安全责任。现场管理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持续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月清零”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全面整改,以“零容忍”的态度及时销号,频繁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闭环。
2、打造技术创新工程。千岛湖配水工程在供水系统方案上作了大胆创新,利用闲林水库建坝时形成的巨型凹坑,将其改建为岸坝组合式“碗”状配水井,实现与闲林水库联通,具有千岛湖来水直接向下游供水、向闲林水库补水、上游来水与闲林水库联合向下游供水等多方式供水功能,使整个工程供水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均大大提高。该配水井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据统计,配水工程全线共获得9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9项省部级工法。
千岛湖供水工程中的九溪线二期主要为顶管工程,顶管直径3.2m,在杭州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为避免地下障碍物和丰富的地下水带来的影响,参建单位充分挖掘内部技术力量,聘请知名专家及院士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尤其在3号井至6号井顶管区间内成功攻克以砾石层、砂层、建筑垃圾为主土层的顶管掘进,保证了顶管作业的顺利进行。城北线利用互联网+技术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