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告别了父母和新婚的妻子,来到“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前身)成为一名普通的采油工。虽说很苦很累,可是每个人都用“三老四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不使劲、干不出成绩,是很丢人的事。
年的一天,队长找我谈话:“刁师傅,你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现在有更艰巨的任务,你敢不敢接?”“敢,再艰巨我也保证完成好。”心里虽说有点打鼓,表现出的精神却是无所畏惧。“好,队上也是研究好长时间,一致认为你最合适。是这样,咱们又开发新的油田,河1井是第一口井,现在交给你来管理……”“新的油田!新的油井!”听着队长安排工作,我心潮澎湃。
第二天,坐在车上一溜尘土向南行进,最终在一个村庄的房子旁停了下来。下了车,我四周望了望:“井呢?”队长说:“你们临时住在这里,河1井还远着呢。”放下行李,我跟着队长趟着一人多高的芦苇,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过了20分钟,才远远地看见一台奇怪的设备在缓慢运转着。
“这就是河1井!全厂唯一一台链条式抽油机,都没有管理经验,所以才让你这个老师傅来负责。”队长的话,打消了我的疑惑,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站在河1井前,突然觉得自己能接受这个任务很光荣。
第二天,先后来的四名同事组成河1井管理班,我是班长,每天带着班员完成着雷打不动的工作——平井场、擦井口、取压力、出报表、维护设备……
就拿平井场来说,说着简单,可是干起来,里面这学问可大着呢。先割除油井周围的荒草,然后把井周围全部翻一遍,清理掉土里的芦苇根和茅草根,最后再将井场夯实、垫高。井台不能仅仅是横平竖直,中间要稍高往两边渐渐低下来,这样下雨抽油机前才不存水,也就消除了基础下沉的隐患。
为能更好管理河1井,工余时间,我就带着班员脱坯,在油井旁盖两间干打垒。日夜守在河1井旁边,心里也踏实多了。设备管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就带着班员边干边学,按照标准所有的保养点定期保养,所有巡护点都巡护到位,风雨无阻。雨后,担心润滑油失效,我就带着班员把所有保养点再打一遍黄油,闸门丝杠再涂一遍黄油,包好油纸。
取油样最怕刮风下雨,油样一旦进了雨水,化验数据就不准确。一次下雨天取样,为防止雨水流进样桶,我就用身体挡着,掀起雨衣一角盖在取样闸门上。报表填好后,拿塑料布包起来揣在怀里,样桶也用塑料布包扎好,然后一步一滑送到队上。
“别看只是一口井,可是全厂唯一一口大型链条式抽油机井,是我们‘超苏甩美’的标志。”能管理河1井成了我最骄傲的一件事。有一段时间,队长每天都来指导我们工作,和我们一起干。直到有一天,队长特意安排我值班,原来一队外国使团来河1井参观,我陪同着也回答了好几个有关抽油机维护的问题,使团成员不住点头称赞,临走时还握着我的手伸出了大拇指。
年,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了河1井,欢送会上,队长说:“河1井的管理为河50井组的配套开采积累了经验,为现河油田开发奠定了基础!”
口述:刁永亮
整理:刁立飞
编辑:董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