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发现泾阳引泾工程三限口的古今变迁一

发布时间:2022/5/15 15:31:54   

(图:张院超)

引泾工程三限口的古今变迁

引泾三限口实际上就是自唐至今天引泾工程分水的地方,今天三渠镇这个名字的来历即得名于此,可惜今天三渠不少年轻人都不了解或是仅是一知半解。今年和白描老师探访问三限时得到三渠汉堤洞村一位老支书帮助,通过和他及多位村民交流,得到不少的线索,对于新三限周边的历史、人文、村子有了新的认识。现略述如下:

一、三限口的形成及演变

泾阳县城以北汉堤洞在引泾灌溉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分水的关键点。汉白渠有枝渎从具体哪儿分水现在尚难以确定,《水经注》记载位置大概在泾阳县以北,年,咸阳文物普查队在该堤经过的汉堤洞村西南米处,发现石条砖块等遗物。基本可以肯定自汉白渠此处即为重要分水节点,但渠分三支,即三限口(闸)则可推至唐代,那时这里就成为最重要的分水节点。

三限口古又称三限闸,在《唐会要》记载:“贞元四年(年),三白渠限口请准堰,例置监。”所谓置监就是说在这里设立管理机构,类似今天管理站的角色,但每当灌溉季节分水之时,接待的可是大人物,元代李好问《泾渠图说》记载管理:“照得三限、彭城两处盖五县分水之要,北限入三原、栎阳、云阳。中限入高陵、三原、栎阳。南限入泾阳。至分水时,宜令各县正官一员亲诣限首,眼同分用,庶无偏私若守闸之官不应,或妄起闸一寸,即有数徼余水透入别县,甚可关防。”元代记载与明、清代基本管理资料类似,志书叙述基本是照抄元代。诸县县官要至三限共同监视水量的分配,避免出现县域用水纠纷。虽然这是元人记载的资料,但从志书行文来看,多是沿用前代资料,如果从唐代置监开始说的话,至少那个时候起这里每年就要接待多位官僚老爷。

唐代分水有大(太)白、中白与南白渠,三支皆为总干分支,其在唐中前以大(太)为主,先分中白为二枝,中白又分中白、南白二枝,高陵令刘仁师对于渠系进行调整,基本确立三限闸。宋时分水日趋精细化,并在总干上游立一水尺,形如一龟,“今□平流闸下,石渠岸里有一石龟,前人刻以志水者也。为之语曰‘水到龟儿觜,百二十徼水’。”至三限亦有一水尺,根据水量的多少来确定闸门该从如何启闭。每日由五县监户与都监一名,每日定时测量水深尺寸,计算水量多少,向上级(应该是三限处,本处本就有官员坐镇)报告,限上根据水量、种植作物种类调整各渠分水量,这种先进的管理制度自开始至元及明、清皆无大的变化。

当时水量单位为“徼”,即水流横截面每平方尺为一“徼”。而且每徼每昼夜灌溉地亩约为八十亩,起出则视为浪费水资源,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宋代泾渠引水量大约为徼,元、明建渠之初引水量稍有差异,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均陆续变小。三限分水情况由于看到的资料,暂时空缺。到了清代引泾工程改为拒泾入渠,水量明显减小,三限之下灌溉的县仅剩下泾三高三县,除泾以外二县灌溉面积急剧缩小,但分水制度依然保留。

民国十九年冬至二十三年修筑泾惠渠,渠系首先在王桥社树以北三分,其中北干从两仪闸延伸至原雪河乡汉堤洞村(现属三渠镇),再三分为一、二、三支渠,其位置与原龙洞渠三限位置有所变化,大略其渠道相比龙洞渠北移数百米,限口位置亦同移,经村人老人回忆民国限口南百十多米位置即为老渠,老三限位置待定。民国泾惠三支其中北支(一支渠)沿汉白渠老渠道东北向进入三原境内,中支(二支渠)与北支略平行经武寨府东北向进行三原,南支(三支渠)经连家湾漫刘、管西诸村入三原。民国泾惠初期曾在汉堤洞村设三限管理站管理老北干渠下段和一、二、三支渠上游,兼理分水闸配水,是民国泾惠渠最重要的管理站之一。民国34年(),职能减少,管理北干渠下游和一、二两支渠。

上世纪七十年代泾惠渠改线,渠系调整三限功能被废除,杨府村成为分水点,年汉堤洞以下三条支线全部改线,汉堤附近三条支渠全部废除,历时近二千年分水点至此消失。

(未完待续)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