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温低,鱼的活性差,觅食不积极,垂钓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掌握恰当的方法、技巧,采用合理的垂钓方案,仍然会有不错的鱼情及渔获。回到钓友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野钓经验,尽可能详实介绍,具体如下。1、冬季鱼情、水情的变化,是选用垂钓方案、技巧的前提与基础2、冬季钓鱼的技巧与方案(创造好鱼情,便有鱼咬钩)冬季鱼情、水情的变化,是选用垂钓方案、技巧的前提与基础与其他季节相比,冬季水温显著降低,不仅鱼情发生变化,水情同样也发生变化,而间接影响到鱼情。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变化的呢?1、水情变化资深钓友清楚,冬季的河流、湖泊,水质清澈,水体偏瘦。这是由于水温降低,活跃在水底、水草间大量的软体小虫、微生物、藻类植物等,无法承受低温,逐渐失去活性,甚至消亡,所以水质变得清澈。同时,仍有觅食欲望的鱼则缺少了可吞食的食物。其次,水体温度变化出现分化,据研究水下3米是水温变化的分界线:3米以上水温受阳光辐射的影响大,易波动;3米以下水温稳定,并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提升。2、鱼情变化冬季水温降低,与夏季鱼疯狂觅食不同,鱼的活性显著下降,可长时间逗留、栖息水底某一个位置纹丝不动;鱼觅食欲望受到抑制,吃饵轻,且对适口性、味型变得挑剔。比如像耐寒能力强的鲫鱼,水温0-10℃,依然有一定的鱼口,但为维持必要的新陈代谢,此时对含高蛋白、腥味浓厚的饵料或荤饵颇感兴趣。其次,鱼趋温性的驱使,会向水温高的水域游动、聚集。当鱼感知到水体温度升高后,通常会有段觅食高峰期,钓鱼人可趁机扬竿。冬季钓鱼的技巧与方案(创造好鱼情,便有鱼咬钩)前文是冬季大部分自身河流、湖泊的水情、鱼情的大体变化,所以钓鱼人的垂钓方法、技巧也相应作出调整,,具体如下。1、巧选目标鱼水温降低后,不是所有的鱼种,依然有觅食欲望,像常见的食肉鱼,黑鱼、鲶鱼等早已冬眠,几无任何鱼口。所以目标鱼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垂钓的难易程度,北方以鲫鱼、鲤鱼为主,而南方则以罗非、鲫鱼、鳊鱼为代表,钓鱼人根据具体环境选择即可。2、技巧垂钓天气的选择水温低,鱼情差,所以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高的天气,通常鱼的觅食积极些。但应注意的是,如果是连续的低温天气,突然升温,并不有利于钓鱼,可等气温稳定2天再去扬竿。如果通过天气预报知道过几天有降温的可能,那么可在降温的前一天挥杆,鱼感知气温变化比人敏锐的多,为储存必要的能量,鱼会选择降温前一天疯狂觅食,垂钓难度自然会降低。3、垂钓时间的选择垂钓时间选择恰当,可短时间碰上好鱼情。一般上午10点,受阳光辐射的影响,水温开始上升,直至下午1点左右达到峰值,下午3点水温又开始下降,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垂钓,鱼口相对紧凑,鱼情较好。其次,清晨5点,天微微亮,鱼有趋光的特点,利用明亮、安全的时间段,会积极觅食,选择此时垂钓,也会较好的鱼情。天完全亮之后,大约清晨的7点半左右,鱼变得谨慎,开始远离岸边,又游向了深水区。4、钓点的选择前文提到,鱼为了避寒,会向水温高的水域游动,加之阳光辐射等其他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垂钓场所,鱼群密度不一,所以钓点的选择格外重要,好的钓点意味着好的鱼情,钓点选择技巧如下:比如:水草处,冬季鱼喜欢钻草窝,有两个原因,一是水草为鱼遮风避寒,营造一个水温略高的舒适环境,二是水草窝里残存的植物碎屑,可供鱼的吞食。所以钓草洞成了钓鱼人的不二选择。比如:深水处,优先选择深水,并非浅水处就一定钓不到鱼,但从概率上深水区好鱼情大的多。鱼的趋温性,会“迫使”它向水温高的水域游动,鱼多了,自然好钓些。比如:背风向阳处:背风的位置,水温降低缓慢,整体水温高一些;向阳则意味着阳光的辐射,钓点水域的温度整体偏高一些。那么就有利于鱼的逗留、栖息,活性也高,觅食积极些。其他钓点:向其他的一些经典钓点,如常用的老钓点,大桥两侧,水闸两旁,洄水湾,深浅交界处及宽窄河道过度水域等等,都是不过的钓点,但仍需注意水深、阳光辐射及风的影响。5、窝料的使用目前冬季的窝料以酒米和红虫颗粒为主,两者在适应的使用场合有所区别。酒米:埋没淤泥的植物根茎,深冬已腐烂、发酵,挥发出乙醇的气味,逗留、栖息在这里的鱼,呼吸、觅食的过轴承中,逐渐接受这红气味,所以钓草窝宜选用酒米。红虫颗粒:宜用在周围无绿色植被、岸边光秃的水域,水体偏瘦,红虫颗粒具有浓厚的腥味,聚鱼能力强。为提高发窝效率,可事先在热水浸泡一下,处于半融化状态再投入窝点。6、饵料的使用冬季的鱼,鱼口轻,觅食兴趣低。如前文所说,对腥味、高蛋白的饵料或荤饵有兴趣。所以,如果选用面饵的话,开饵做到蓬松,提高雾化效果,多风天气,可适当添加拉丝粉;使用蚯蚓时,可轻蘸丁香油或豆粉,强化蚯蚓的气味丰富度,更有利于诱鱼。但同时注意使用的水域。比如:传统钓,长竿短线钓草洞,红虫、蚯蚓通常作为最佳搭配钓饵使用。传统钓讲究逗钓、走钓,对钩饵的附钩性要求高,且蚯蚓、红虫扭动腰肢,动态诱鱼效果明显。所以此时再选择面饵显示不合适。7、线组搭配冬季鱼口轻,意味着吃饵动作缓慢,不迅猛,所以浮漂信号微弱,不注意观察,易错过。所以再满足目标鱼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线组灵敏性,比如细线、小钩、小漂。当然目标鱼不同,线组搭配有所差异。比如:目标鱼是鲫鱼,则可主线0.8或0.6搭配子线0.6/0.4,2-4号袖钩,浮漂建议选用鲫鱼专用漂,进一步保证线组的灵敏性。写在后面钓鱼是个系统工程,想要鱼更好的咬钩,就需要好的鱼情。而冬季鱼活性低,所以需要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调整。笔者相信,尽管相对其他鲫鱼,鱼的确难钓,但以鱼为中心,饵料选用,线组搭配,尽量顺着鱼的“舒适”的目标,自然鱼会开口吃饵,也也会有不错的渔获!原创:野钓分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