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广源闸趣话

发布时间:2024/10/22 13:16:40   
位于万寿寺东的广源闸桥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年)。在元大都修建期间,为了便于把长江下游的漕粮北运,郭守敬引白浮泉,开凿通惠河,为节制水流,沿河建闸,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号称“运河第一闸”。广源闸遗址广源闸落闸时,闸东之水深不满尺,提闸后,可行龙船。乾隆有诗云:“广源设闸界长堤,河水遂分高与低。过闸陆行才数武,换舟因夏溯洄西。”长河流到此闸后有了高低之分。元明清三代帝后沿长河巡幸,途经广源闸多有记载,帝王乘船去往西郊因大船无法通行,须在此登陆换船。《析津志》载:“肃清门广源闸别港,有英宗、文宗二帝龙舟。”《燕石集》载:“英宗、文宗两朝御舟,藏广源闸别港。”明代帝王赴西山登高、观禾,都要在长河内行驶龙舟。到了清代,万寿山颐和园落成,在广源闸彼岸修筑码头和行宫,每当皇帝、皇后出宫去颐和园时,则在此处登岸休息,换乘龙舟,上世纪这里的广源闸古码头的遗址青石板犹可见到。在这一地区,民间有“南有天飞,北有广源”之说,讲的是这一地区两个重要的河桥“三虎桥”和“广源闸桥”。广源闸桥的南边是三虎桥,《帝京景物略》记载:“三虎桥亦曰神虎桥,桥四石虎,万历中,其一虎夜逸,晓得之田间,北去桥一里,不更返也。”雍正《畿辅通志》:“神虎桥在西直门外双林寺西二里,帝京景物略四石虎万历中一夜逸去,遂改今名三虎桥。”因此,民间又称之“天飞桥”。《宛署杂记》《日下旧闻考》对它均有记载。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作有《三虎桥》诗:“狠石怒趁人,风声夹秋雨。马惊左右顾,桥滑路难取。”描写了在风雨中骑马经过三虎桥的艰难场面。广源闸遗址文物标志碑广源闸桥汇集了来自西山所有的水源,经昆明湖东流至此,“广源”二字就是这个意思。桥上行人如织,桥下画船如梭,相映成趣。广源闸俗称豆腐闸,《长安客话》载:“出真觉寺(五塔寺)循河五里,玉虹偃卧,界以朱栏,为广源闸,俗称豆腐闸。引西湖水东注,深不盈尺。宸游则陪水满河,可行龙舟。绿溪杂植槐柳,合抱交柯,云覆溪上,为龙舟驻处。”《日下旧闻考》载:“土人又呼斗府闸”。据说原来闸的北面曾有一座斗母宫,后转音叫“豆腐宫”,人们就把广源闸称为斗母闸,久而久之,叫走了嘴,斗母闸就叫成豆腐闸了。关于豆腐闸的来历,还有不同的说法。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专门寻访当地的村民。据老人讲,紫竹院的墙外,紫竹院村东北角的住户没有几家,解放后,由化工学院内的松林村合过来些住户。再早住的有张家、洪家、曹家、孙家、窦家等,窦家是个大户,广源闸的大片土地都是他家的。老掌柜的早年死时,停灵11天,大出其殡。他儿子叫窦忠华,也叫窦二,有70多岁了,搬到南池子那边住了,闸归窦府管,所以谐音豆腐闸。广源闸过去有个大闸,闸板是四方的大方木做的,有一人高,下边桥底下石头上刻着“天下第一闸”字样。这个闸西边水位很高,有一人来高的水,桥底下闸板也很高,提闸时需几个小伙子在两岸边桥头往上绞,桥下闸板才能提起来。因为水位太高,如把闸板都提起来,水流下去,朝外的东八县都得被淹没了。广源闸靠东边一点有个龙王庙。明正德六年(年)四月十五日在此立了《重修龙王庙记》石碑,铭文曰:“西山玉泉注为西湖湖水中流至广源闸之北岸立庙以祀龙王之神,盖欲资其威灵默佑也。”每逢京东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运粮船时,都有专职官员到广源闸桥畔的龙王庙祭祀水神,提闸放水。年,上游修麦钟桥水闸后,广源闸弃而不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志说北京》(Ⅱ),中国文联出版社年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1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