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介绍 >> 山东打造黄河长久安澜样板带,推进位山闸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沛
11月16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30条。
在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打造黄河长久安澜样板带方面,《政策措施》指出,推进黄河干流治理。开展黄河“二级悬河”治理,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加快辛店集等28处控导工程续建,推进老君堂等30处控导工程、桑庄等32处险工改建加固,完成河口北大堤加高帮宽44公里、堤顶硬化72公里。搭建防汛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极端天气、灾情水情监测预警。强化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维持河道排洪能力。
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现代水网建设,推进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重点调蓄工程建设,实行病险水库水闸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推进位山闸等22个引黄涵闸改建,开展-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对跨县域骨干河道、沿黄地区管理范围内存在防洪隐患的重要河道治理工程进行财政补助。论证实施东平湖老湖区分区运用及居民外迁工程。
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进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建设,加强城区易涝积水区治理,支持沿黄地区系统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范围内的降雨。加强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调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在推动深度节水控水,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方面,《政策措施》指出,加强水资源监管。健全黄河干支流取用水监测计量管理制度,加强各类取水口监督管理,从严整治违规取用黄河水行为。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管控体系,对水资源超载地区销号前原则按水源停止新增取水许可。建立黄河河道外生态补水省市县三级联合调度机制、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各类人造水面景观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严禁向“伪生态”补水项目供水。
提高农业节水成效。分区确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灌溉用水向小麦、玉米等主粮倾斜。推行农业灌溉计量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推进位山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完善微循环灌排体系。
完善工业节水机制。适时修订工业用水定额,严格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支持企业加大用水计量和节水改造力度,督促超用水定额单位采取节水措施,限期达标。提高工业用水超定额水价,倒逼高耗水产业有序退出。
提升城乡节水水平。支持沿黄地区创建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区),对国家公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省级财政给予每个区域不超过万元的资金补助。省级财政对沿黄地区农村规模化供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