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诗人黄惠波1600行的长诗和211首短诗

发布时间:2023/2/10 19:12:10   

近日,《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发展报告()》出炉。

第页这样写道:点数近五年深圳的诗歌成绩,有4位诗人不可绕过。他们分别是朦胧代元老吕贵品、王小妮,抒情哲理诗人黄惠波,打工诗人郭金牛……黄惠波是一位低调而勤奋的诗人。黄惠波的抒情诗、敘事诗酣畅淋漓,激情而绚烂;他的哲理诗融诗的境界、哲学的理趣于一体,使诗获得哲理的玄妙,表达了诗人刹那间情与思的向内探索,捕捉刹间心灵迸发出来的智慧以及对宇宙人生万物众生形而上的观照。

近日,黄惠波诗集《春秋集·春卷》和《春秋集·秋卷》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黄惠波的第七部和第八部诗集。

在疫情防控的双倍忙碌中写就滚烫的诗句

《春秋集·春卷》收录了黄惠波的长诗《假如我是风雨雷电——在COVID-19的日子里》和评论家、博士于爱成的长篇诗评《悲歌,以颂诗之名》。诗作10章共节,每一章节都能独立成篇,汇合则为一部行的长诗。

于爱成认为:总体来讲,全诗风格鲜明,浪漫激情,炽烈的情感如同岩浆在大地之上滚涌蔓延,又有风火相激、晴天霹雳、电闪雷鸣、撼动天地之效果,像极了诗歌的主旨和本事——假如我是风雨雷电。

在这篇诗评中,于爱成简短回顾了黄惠波的创作历程,并点出该长诗的重要地位。

于爱成认为,黄惠波的诗歌创作始于大学时期,均以相对简短的抒情诗为主,以毫无矫揉造作的、自由奔放的强烈表达,独特的意象隐喻,对传统规范的突破,初步显示了他对自己所擅长的诗歌艺术自足的完成性。年下半年至今逐渐转入哲理性更强(不乏格言诗、玄言诗等)的抒情短诗的创作,主要收录在《秋路集》《秋草集》。

关于长诗的写作,黄惠波久负盛名的《胡杨·秋问》还是创作于年10月,但后来他并没有在这个已有心得的文体领域有新的涉猎。直到年新春伊始,他不声不响间,拿出来一部一万五千言的长诗,行数比之于《胡杨·秋问》也长出去三倍。

黄惠波也在《春秋集》总序中回顾了长诗《假如我是风雨雷电——在COVID-19的日子里》的创作过程——此组长诗创作始于除夕之夜从家中漫步到龙城广场的途中——在这个特殊之夜,一路上我想了很多,从龙城广场想到地球村,从我的家人朋友想到我的同类。我的思绪不能自已,仿佛水库的闸门被打开,浩荡的静水奔涌而出。《假如我是风雨雷电——在COVID-19的日子里》就这样在除夕之夜孕育了!

随后,黄惠波虽然从从正月初二开始,按下了全年忙碌的快速键,但诗神陪伴着他。他在2月8日元宵节从半夜12点工作完成后至凌晨3点,在冷颤中写下的那些滚烫的诗句,随后的3月6日初稿完成,4月8日最终定稿。

《假如我是风雨雷电——在COVID-19的日子里》于年7月在《深圳文学》杂志及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