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暴雨后的反思医院防洪设计与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5/7/22 16:50:17   
一、医院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作为医疗建筑设计前期的重要一环,是医院防洪设计的基础。良好的场地设计可从根源医院的破坏,降低抢救难度和损失。

(一)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选取

医院设计所依照的《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增加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要求特大城市为50~年、大城市为30~50年、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20~30年。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医院的防洪设计标准应有所提升,要尽量根据地医院周边地势环境情况因地制宜、一院一策,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环境下制定不同的设计标准,或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以防未来的洪涝灾害。

(二)选址

为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医院应选址于生态安全区内,避开地震、滑坡、塌陷、泥石流、洪水等灾害多发地段,确保基地安全,避开泄洪河道等城市排水网络薄弱点,并选在地势相对较高处,场地与周围道路形成一定高差。同时,还须着重考虑基地与外界交通联系的通达性,在遭受自然灾害时,保证收送患者与物资的渠道通畅,做到周围路网清晰、场地出入口安排合理。此外,在极端天气中,周遭建筑在遭受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安全隐患,医院作为紧急避难场所,在选址阶段应避开危化品仓库、工厂、加油站、超高层建筑等在自然灾害中有安全隐患的建筑,避免受到二次破坏。

(三)竖向标高

若场地位于洪水威胁较大地段,防洪构筑物或场地标高须比计算洪水位高出0.5~1.0m,当直接受波浪和壅水(一种水文现象,当水在桥下通过时产生水位高于常水位的现象,这种水位上升被称为壅水)影响时,应增加波浪侵袭高度和壅水高度。在大部分城市内,对于洪涝威胁较小地段,院内整体标高保持在高出计算洪水位0.5m较为合适,若所处区域洪涝威胁较大,可局部增高,考虑到工程造价,不建议超过计算洪水位1.0m。

二、医院建筑防洪设计要点

医院建筑防洪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等方面。

(一)建筑设计要点

1.平面功能排布

医院建设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将各种重要设备机房放置在地下室。如柴油发电机房与变配电机房须在室外设置独栋建筑,在天气寒冷地区应配有辅助动力设备。地上空间不够充足时,可结合医疗功能将部分重要机房置于地上,例如将CT、核磁等影像设备按照一站式服务模式分别布置在急诊、门诊、住院、体检等区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设备机房安全性。变医院用电需求贴近主要用电负荷,分散设置于多处,不同区域的变配电机房还可形成灾害互备,提升抗灾能力。

2.机房设计

由于地上空间吃紧、大型设备沉重、需要辐射防护等原因,部分机房不可避免地置于地下室,但应尽量不放置于地下室最底层,并着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1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