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闸

这份甘甜不容易北京人将陆续喝上南方水

发布时间:2022/7/11 0:10:14   

昨天,在南水北调大宁调压池,工作人员在池区巡视。当日,在这里经过调压的南水北调来水通过西四环暗涵流入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据介绍,调压池直径80米、深16米,南水北调来水从这里正式进入本市城区,是北京名副其实的“水龙头”。本报记者饶强摄

一江南水进京来

本报讯(记者王皓)“我宣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市通水成功!”昨天上午十时许,随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一声令下,闸门打开,长途跋涉了公里的清泉劲流,在团城湖明渠冲破冰面喷涌而出,首都人民期盼已久的南水终于正式到京。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参加通水活动并讲话。

简朴的通水活动在海淀区团城湖明渠广场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水源地代表和市民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今后,每年有超过10亿立方米的清甜南水进入首都千家万户,本市人均水资源量比通水前增加50%以上。本市供水单位已做好准备,用最先进的制水工艺、科学的管理调度,处理好每一滴南水。

昨天,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从公里之外远道而来的南水正式进京。本报记者戴冰摄

湖北十堰市副市长沈学强带来水源地人民的心声:将坚定不移守护好核心水源区的碧水蓝天,守护好京津冀豫人民的水缸,绝不辜负首都人民的殷切期望。北京市民郑学锋发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一名北京市民都应该从实际行动做起,心怀感恩珍惜每一滴水,用真心、真情、真爱善待这来之不易的清泉。

鄂竟平讲话说,北京市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率先开工、率先完工,为南水北调创造了经验、做出了样板;心系库区、真帮实助,为移民稳定、水质保护做出了贡献。希望北京市继续下大气力抓好配套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行管护,强化节水机制,落实地下水压采规划,继续开展水源区对口协作,让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昨天正式进京。率先用上南水的南苑街道社区居民欢聚一堂,共同品尝南水的甘甜。本报记者吴镝摄

王安顺讲话说,千里调水,来之不易。为实现南水北调,库区人民顾大局、舍小家,为工程建设做出巨大牺牲;沿线省市支援首都、无私奉献;二十多万建设大军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为江水早日进京做出巨大贡献。饮水思源,首都人民将永远铭记。北京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管好、用好这宝贵的南来之水,让首都人民用上优质水、安全水、放心水。我们将全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全社会珍惜、节约、用好每一滴水。我们将满怀感恩之情,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让这一泓清水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友谊之水、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在郭公庄水厂化验室,工作人员对处理过程中的水样进行比色,确保供水安全。实习记者邓伟摄

清澈南来水滋润京城人

昨天10时30分整,随着清澈的南水从团城湖明渠南段的闸口奔涌而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市通水成功。本市六大水厂昨起正式接南水,今后除延庆县外,北京市民将先后喝上南水。

江水南来,从输水枢纽到水厂再到居民家,记者一路见证了北京接水的忙碌和喜悦……

■地点:大宁调压池■现场:分水

打开闸门:南水奔涌进城

本报记者李祥

昨天上午10时,80米直径的圆形调压池里,水位达到56.5米。乍一看不见水面起伏,可紧邻的闸门处却传来水流不止的喧闹。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京后的第一处水面——房山区大宁村北侧的大宁调压池,南来之水在这里分流。

“别看就是个池子,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宁管理处副主任周文军介绍,调压池内径80米,深16.2米,总容积为7.86万立方米,调蓄容量2.73万立方米。“这里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供水压力和向团城湖、南干渠分水,并可退水到大宁调蓄水库。”

记者看到,调压池共5个闸门,昨天上午1号和2号闸门打开,向团城湖输水;控制南干渠流水的3号和4号闸门只开了4号闸门。“具体的流量是根据北京市的供水需求进行调控的,目前开启这三个闸门就够了。”周文军介绍,当天的流量为每秒20立方米,并没有加压输水。

同时,大宁调压池通过5号闸门与大宁调蓄水库相连通。“南水进京后如果城区不需要那么多来水,就可以放到大宁调蓄水库中存起来,按需分配。”据介绍,大宁调蓄水库设计库容万立方米,最高蓄水位58.5米,调蓄库容为万立方米,“通俗点儿说,就是水多可蓄,水少可送。如果大宁调蓄水库装满了,调蓄的水量可以供城区居民15天至20天的用水。”

“大家看到池里有一条小船,船下就是PCCP管道,也就是说,南水由那里流入,形成水面。”指着调压池北侧水面上的一条工作用小船,周文军告诉记者,南水从河北进京后,首先经房山北拒马河渠首进入惠南庄泵站,然后经过PCCP管道推送至大宁调压池。此时,阳光明媚,调压池北侧水流涌动,波光闪闪。

“正是水的不断流动,才避免冰冻发生。”周文军介绍,一方面南水北调水是不断流动的,且大宁调压池深达16.2米,不容易结冰;另一方面,管理处在调压池底安装了水泵,遇寒冷天气时可自下而上抽水,促使水继续流动。“就在那里,有两排喷泉一样的出水口,专门用来搅动水面。”

上午10时30分,南水顺利到达团城湖。此时,远在房山的大宁调压池却格外安静。“打开闸门的刹那,心里着实激动。虽然这里的所有人不能到接水现场,但想到南水是在我们的目送和守护下最终流到千家万户的,也很欣慰。”周文军说,“安静”就应该是大宁调压池的常态。原来,通水前,调蓄水库就已经实行全封闭管理,外部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准进入。

南水自大宁调压池稳压后,从两路分流。一路穿永定河倒虹吸工程,过丰台,沿西四环暗涵一路北上至团城湖;另一路向东进入南干渠和东干渠,形成以西四环,北、东、南五环为环带的供水环路系统,最终输水至城市的各个水厂。

南水北调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市将丹江口水库的源头之水作为特殊的礼物送到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让工程建设者和市民品尝原汁原味的江水。本报记者饶强摄

■地点:团城湖■现场:护水

米明渠:24小时专人值守

本报记者于丽爽

上午10时30分,清澈的南水从团城湖明渠南端的闸口奔流而出,沿明渠河道汇入团城湖。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市通水成功!当参与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们在广场上庆祝通水成功时,团城湖管理处西四环管理所的8位工作人员,却在紧张的巡线路上。

“从宛平城开始一直到团城湖,这20多公里都归我们管。”今年35岁的李文明所长介绍。因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他在厚厚的工作服外面又加了一层户外防风衣,“不然一天下来真顶不住。”为了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一个工程术语,他搓了半天,冻僵的手才灵活起来。

这20多公里,包括西四环地下暗涵和米长的团城湖明渠。其中,西四环暗涵段,在四季青桥、定慧寺桥和南沙窝桥附近各有一个分水口,给水源三厂、永定河引水渠和新开渠供水;此外,沿线还有排气阀、通水井、调压塔、安监井等各种地上地下的设施设备。“每天每一个点都要巡视,西四环内外两侧,半天只能走一侧,上午巡一边,下午巡一边,都走完天也就黑了。”李文明告诉记者。井上井下爬进爬出,巡一天线,总是带着一身泥回来。

早在通水之前,今年3月28日至5月28日期间,团城湖管理处已经组织人员对沿线所有设施设备进行了检查,包括明渠段的河道有没有裂痕、塌陷等,确保通水安全。水真的来了,工作人员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尤其是对团城湖明渠。

团城湖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末端,承担着来水调蓄任务。水多时,引入调节池蓄起来;水少时,再从调节池调水供应各相关水厂。“每天都时刻做好准备,随时接受调令。”李文明说。

团城湖明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唯一的一段明渠,在这里,市民才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南水奔流的模样。

这,加重了巡线的负担。

“就明渠这一段,我们四个人三班倒,一天24小时都瞪大眼睛盯着,不能出一点儿安全问题。”李文明说。除了做好水面、岸边的保洁和巡视,明渠段中间还有一座桥——船营桥。这座桥是两岸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末端最后一座小桥。它就架在输水明渠之上,不容许有一丁点儿闪失。如今,桥两侧安装了自动铁门,还设置了岗亭,一天24小时都有专人值守。

“没有通行证的人,绝对不允许通行,谁来了都一样。”值守岗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有通行证可以走的人,大家也会目送他们从桥这头直到下了桥出了铁门,想停留绝对不允许。

过了船营桥,在笔直的明渠终点,贴着颐和园南墙,有一组古香古色的建筑,红窗灰瓦。但这里不是景点,而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最后一道水闸,也是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南水走了一千多公里,到了这儿,万一有问题,必须得拉闸,确保有问题的水绝不能进团城湖。”在李文明看似平淡的语气背后,记者能感受到他的压力所在。中线干线工程的末端之所以要建一段明渠,除为了让京城市民看到南水外,也是为了对水质进行最后的监测。团城湖明渠段,设有专门的监测站,机器设备和人工结合,24小时监测水质。

中午时分,通水仪式早已结束。明渠里的水清澈见底,波澜不惊。水岸绿化带里,树枝随风轻轻摆动,一幅天高云淡、世外桃源的美景。只有不经意间走进视野的巡线人员的身影,才让人想起,南来的长江水,已经安全抵达了。

■地点:郭公庄水厂■现场:净水

经过八道关:南水变成自来水

本报记者巩峥

昨天上午10时许,市民翘首企盼的滚滚南水,经过了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源源不断地流入南干渠。经过郭公庄水厂分水口平稳进入水厂提升泵房,进入制水工艺流程。这标志着北京城区最先接纳南水的新建主力水厂——郭公庄水厂正式通水。

记者紧跟南水,见证它们从这里流向千家万户的整个流程。

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说,郭公庄水厂是国内制水工艺链条最为完整、水处理技术最为先进的水厂之一,八道制水工艺,相当于八道严格的关口,头一道关就是格栅间。

未进格栅车间,已闻机械轰鸣。走到近处才见,一排排电梯样的金属传送带直插盛满南水的导流槽。水厂相关负责人陈有军介绍说,这些金属格栅像履带一样循环滚动,可以去除水中直径超过1厘米的杂质。

渡过格栅,南水就流到了下一处的巨大容器中。这里是第二道关——投加次氯酸钠和粉末活性炭预处理。陈有军说,投加次氯酸钠用于杀灭藻细胞、微生物;而投加粉末活性炭,可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及水中异味。

随后的第三道关——预臭氧净水工艺,意在氧化、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杀灭或抑制藻类、原生生物的繁殖,改善混凝条件。

赶在南水之前,记者抢先来到第四道关——机械加速澄清池。走进车间,视野豁然开朗。整个车间由12个碗状澄清池构成,每6个为一系列,分列于厂区西部的格栅间至提升泵房的南北两侧。每个澄清池直径为29米,深8米,池体容积立方米。一些池子已经注满了水,那是此前试运行时的存水;而旁边另一些池尚干涸,它们正静静等待着南水的滋润。

澄清池如何“净水”?就在记者纳闷的时候,涓涓细流已开始涌入澄清池。经过池底机械的加速旋转、离心,再经过过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被拦在这一道关外。剩下的清流就来到了第五道关——主臭氧反应池。在这里,南水将进一步氧化去除有机物。

下面就到了把南水调出北京味儿的关键一步,即第六道关——炭砂滤池。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共有24组48个滤池,每12组为一个系列。陈有军指着排排滤池介绍说,它们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进一步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和难以沉淀的杂质,去除水中的色、嗅、味,这样,水就有了北京味儿。

每组炭砂滤池长14米、宽8米、高近6米,滤板上铺有1.2米厚的石英砂和0.6米厚的活性炭。陈有军说,理论上,为了确保炭砂滤池气水反冲洗过程的均匀稳定,每个系列12组炭砂滤池“布气孔”的高程误差应控制在±2毫米,而这里的实际误差基本控制在±1毫米。

在炭砂滤池外的出水堰内,经过处理后的南水渐渐升高。工作人员从中打上一杯水来,肉眼看来晶莹剔透;放在专业仪器中检测,结果显示:浊度为0.14,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是浊度不能超过1。

水接着流向的就是第七道关——紫外车间。这里配备了8套由中压紫外灯组成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炭砂滤池的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用紫外线净水的这套设备全国最大,本市独一。”陈有军说,随后就是最后一道关了——再次投加次氯酸钠,为的是确保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消毒作用。

就这样,经过六小时,通过八道国际先进水处理工艺关,南水流入了郭公庄水厂的配水泵房,从这里源源不断流入城市配水管网,进入千家万户。

梁丽介绍说,目前郭公庄水厂每日取用南水20万立方米,供水区域范围为东至成寿寺路,西至樊羊路,南至大兴黄村,北至南三环。此后,郭公庄水厂会逐步增加南水取水量,最终日供水能力将达到50万立方米,使城区日总供水能力从万立方米增加到万立方米。

■地点:大兴区高米店街道康隆园社区■现场:用水

“这水好喝,更得省着用!”

本报记者闫雪静祁梦竹

通讯员李永晖

“你瞅,这水壶里,没水碱吧!”73岁的程桂荣拿着自家水壶给记者看,“过去一烧水,壶里一层白。这水好喝,更得省着用了!”

昨天,记者来到了大兴区高米店街道康隆园社区。12月初,承接南水北调来水的郭公庄水厂试运行后,丰台南三环外西南角地区,以及大兴黄村距市区较近的5个街道,已开始试用南来水源。

“这月中旬接到了社区通知,说水可能会变黄,我还担心呢。可用了几天,也没变黄,倒是水壶干净了,烧水没水碱啦,水也好喝!”程桂荣给记者倒了一杯,玻璃杯里,没有漂浮的水碱颗粒,极为透亮。

在康隆园社区已住了7年的程桂荣,过去和老伴儿闫正明也在东城、天通苑居住过。“咱北京水质不好,这回南水来啦,咱也喝上好水了。”

“水好了,更得省着用。”程桂荣把话一转,“国家搞这么大的工程,不容易,咱北京市民,更得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说起节水,程大妈可有不少高招。

她拉着记者来到了自家的别墅小院里。平方米的院子,开成了小菜园,还有一个小小的大棚,“我们家自己种菜,你猜猜,用的什么水?”老人笑着问。

记者在院子里前前后后一踅摸,找到了线索:13个大水桶,3口水缸。“找对啦!夏天我就用这些接雨水,用来浇菜、浇花。冬天就用来盛洗菜、淘米的水。”

老人打开大棚的门帘,里面两棵白菜笔挺挺的,一片嫩绿的菠菜已有手指长短。

除了水桶、水缸,还有更有意思的。老人带着记者走到了房子的墙边,“你看,这是小孙子过去用的婴儿游泳桶,孩子大了不用了,我用来存水。”

一米直径、一米多高的大桶,被放在了雨水管道出水口的下方。“到了雨季,楼顶的水从这里流下来,我用这大桶接起来,浇园子都用不完。”老人说。

从院里进了屋,老人家还有更多节水门道儿。

在厨房,老人给记者比划,“龙头都是节水的,洗菜、淘米、刷碗,用过的水也都攒起来,”她指着个水桶说,“浇菜、浇花、冲厕,都用得上。”

一转弯到了卫生间,“我们从来不用浴盆洗澡,都是淋浴,洗澡水也能用来冲洗马桶,”程桂荣告诉记者,“而且,在我们家,全自动洗衣机都改‘手动节水’啦。”

“还有个小窍门儿,”老人笑着说,“我家人爱吃鱼,洗鱼的水可是好东西。”她带着记者走到前院的葡萄架,“洗鱼水浇葡萄秧,葡萄特别甜。”

在这个别墅小区,家家都有葡萄架,数程桂荣家的葡萄是第一甜。“过去邻居们用自来水,我用洗鱼的水,现在他们也全学会了。”

学会的不止这一招儿。在康隆园社区,节水成了越来越多人的习惯。居民们自发提出倡议,改用淋浴不用盆浴,使用节水坐便、节水器具,还联合向物业提出建议,小区景观用水要使用再生水。

从昨天开始,本市郭公庄水厂、第三水厂、第九水厂、田村山净水厂、门头沟城子水厂、长辛店水厂6个水厂正式接纳南水,由这些水厂供水的用户将正式用上南水。

“作为北京市民,我们感谢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和几十万移民,”程桂荣说,“南水北来,不容易,每滴水都像血液一样宝贵,我们得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滴水。”

每日可供南水70万立方米

本报讯(记者巩峥)从昨天开始,本市自来水集团所属6个水厂开始正式接纳南水北调水源,每日将有70万立方米南水进入千家万户。除延庆县外的其他地区的市民,今起将先后喝上南水。

城区及门头沟城子地区的大部分市民都能喝上南水;由于城区主供水管线向通州、大兴及昌平部分地区输水,这些区域的市民也能喝上南水。

在接纳南水的初期,市自来水集团每日接纳南水水量70万立方米以上,根据水厂接水能力,以“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扩大”的顺序,科学合理调度,具体分3种方式接纳南水:一是郭公庄水厂、门头沟城子水厂全部使用南水。郭公庄水厂每日取用南水20万立方米,门头沟城子水厂每日取用南水4.3万立方米;二是田村山净水厂、长辛店水厂以南水为主要水源,按照南水与本地水源1:1的配水比例供水,田村山净水厂每日取用南水量为15万-20万立方米,长辛店水厂每日取用南水量为2万立方米;三是第九水厂、第三水厂按照南水与本地水源1:4的配水比例供水。根据需水量变化,第九水厂每日取用南水24万-27万立方米,第三水厂每日取用南水6万立方米。

此后,自来水集团将根据用水需求、水厂运行情况,逐步增加南水取水量,预计到年5月底,夏季供水高峰前,每日取用南水量将达余万立方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