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市场 >> 一艘穿古越今的渡船简评lt诗经
文丨李翼
翻开由詹船海先生所作的《诗经里的意思》,我无时不感到一个“新”字。无论是意蕴解读上的新意,还是表现手法的新颖,还是用词用句的新奇,都尽显了作者丰厚的国学功底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读罢这一百六十首与《诗经》(国风篇)原诗相并的诗歌,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曲折的河流,两壁高崖,一壁是古代,一壁是现代,而作者便是河面上那一叶舟,船只划过的波纹荡漾着作者穿古越今的侠气,承载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温情。
一、古意今达片片情詹船海先生的这本诗集,每一首都与《诗经·国风》中的一首相并,诗歌大多以《诗经》中诗的意义为起笔的灵感源泉,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虚化的写作,在意蕴上更接近真实。正如他在书前的自序中所说“我的‘意思’……是从《诗经》放出的风筝,不能离‘经’恣意颉颃。”他的风筝沿着手中的线飞得更高望得更远,一眼从古望到了今,在穿越时空的锐利目光中又蕴含着款款深情。
如诗人以《诗经》中的《蝃蝀》为本创作的《私奔之美如彩虹》:
彩虹在东边出现
我们不敢伸手去指
远父母兄弟
我们的姐姐私奔
彩虹在西边出现
大雨包围那个早晨
失贞的姐姐
绚烂的姐姐
被他们打入冷宫[1]
这首诗所凭借的《蝃蝀》一诗本义是对私奔之女的讽刺,但是作者在以此为本创作诗歌时却只是取用了诗中所提到的人像、物象、事件,并以此组成了全新的与原诗相反的诗意,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肯定。诗中对私奔之女的描写更是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古意今达的“今”在于作者对诗歌中同一意象意蕴表达的巧妙掌握,采用古老的意象却能表达出让人一读便知的现代意义。
诗中选用了与《蝃蝀》相同的彩虹的意象。这个意象在古代是带有不吉的象征的。“今北俗戒小儿指虹,云:指虹则烂手指;或云:指虹令人手歪。”[2]正如我们常说的指月亮会烂耳朵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彩虹也如月亮一样让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们心生敬畏,他们给神秘的彩虹赋予了不吉的意义。在原诗中,彩虹隐喻着对私奔之女的指责和对未经父母之言的爱情的诅咒。作者在自己的诗歌中完整地继承了彩虹的意象,但是却产生了与《蝃蝀》中截然相反的效果。彩虹从不祥之物摇身变为了美丽爱情的象征。彩虹绚丽的七色像爱情一样晶莹美丽,激发起人们对爱情的美好遐想,构建起了一个爱情的桃花源。那么美,那么绚丽,又那么震撼人心的爱情横空出现,自然是不敢指的,只是不再是因为那是不吉的象征,而是因为我们被这种爱情深深感动。诗歌的第一节看似是对《蝃蝀》的意译却出乎意料地传达出了与原诗相反的意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人性的更为深刻的思考,赞颂了源于人类本性的爱情力量。
第一节的后两句更能表现出女性坚毅的性情。“远父母兄弟/我们的姐姐私奔”这两句是从这名私奔之女的弟妹的视角出发的,用一种叙述的口吻将私奔之事陈述出来。句子简洁,用词简明。两句的动词都只用了一二字,没有定语修饰,给人一种动作精准、敏捷之感。这种简单明了的用词方式让我们在读诗时感受到这名私奔之女心中对爱情的坚定,对这种人类本性所发之情的执著追求。她的私奔不是犹豫不决、一步三回头的,而是迅速、坚定的,犹如刚从水闸中释放的洪流,一举冲破了家庭礼教的制约,奔向了天边那绚丽的彩虹归所。
但是这种对爱情的本性追求,换来的却是悲壮的结局。她被打入了亲情的冷宫、礼教的冷宫,也是封建社会的冷宫。而在那个大雨滂沱的早晨,弟妹眼中的姐姐,是已经失去贞洁的,同时也是绚烂美丽的。作者用一个尚不知事的人的视角,点出了这首诗的关键,即姐姐的“失贞”又“绚烂”。“失贞”意味着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对爱情的追逐。“绚烂”既是对彩虹的直接描写,也隐喻着勇敢追求爱情的姐姐在坚毅力量中展现出来的美好。在“失贞”和“绚烂”的对比中也可见在弟妹心中由姐姐引申出了封建礼教与自由恋爱力量的斗争,姐姐对爱情的追求唤醒了心中的人性。从这一角度充分肯定了反抗封建勇敢追求真正爱情的私奔行为,是对爱的颂歌。作者也就巧妙而完美地完成了诗意的反转。
纵观整首诗歌,作者看似是对《诗经》中诗歌的意译,实则却是借古意而表达适应现代社会的内涵,阐发出了自己的诗意,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让诗歌具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诗歌犹如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两千年前的生活景象和思想,让我们从这些一痴一嗔之中领略古人风采,同时也照亮了现代人心中的幸福和疼痛,成为了沟通古今的一座桥梁。作者对执著追求爱情的肯定颇具现代的风采,隐含着解放人性的观念,但诗歌中那充满伤感情调的悲壮结局又是现代社会中诸多被挤压的爱情的写照。把爱情中美好的追逐和疼痛的心情都写了出来,每一句都浸润着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温厚的情意。
笔者认为在这本诗集中作者对爱情的描写是最具震撼力,那刚劲又温情的笔力,那激荡在文字间的情感冲动,让笔者感受到犀利的笔锋中醇厚的深情。《亡妻活在我心中》是对原作《绿衣》的再创作,诗人借用婚姻制度,表达在漫漫的历史长流里不论文明形态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坚贞爱情,表达了一种爱情理想;《她送我一根草也价值连城》则依据《静女》而作,诗人打破了现代社会中那把以金钱衡量爱情的称杆,生动展现了男子等待爱人时焦急、忐忑的心情,表现出真正爱情的无价和对人的巨大的感染力;《我是木叶你是风》是对原作《萚兮》的再创作,诗人将男子和女子之间的恋爱借风与叶的形象表现出来,让这份爱情增添了一道浪迹天涯的侠气,叶与风的恋爱也许永远都将处于动荡之中却能够让所到之处都留下爱情的印记,惹人称羡。
二、古法今用枝枝新诗人詹船海在对《诗经》中的诗进行重新阐释时还对其中的诗歌手法进行了巧妙的化用。《诗经》中起兴的手法是俯拾皆是,但是相比起来现代诗歌中对起兴手法的运用却相对较少。面对这样的矛盾,他在重新阐释时并没有直接转换,也没有完全追求形似,而是在深刻理解起兴中的内涵后,加入了现代的诗歌手法,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让诗歌有了诗人自己的韵味。在唐朝刘知几的《史通》内卷的第二十八篇中有《模拟》一篇,其中提到“貌同而心异”和“貌异而心同”两种对史书的模拟。“盖貌异而心同者,模拟之上也;貌同而心异者,模拟之下也。”[3]刘知几所推崇的正是“貌异而心同”即模拟时要学习其内在真谛,而不能停留在外表部分。诗人詹船海便是如此,他没有完全照搬《诗经》中的起兴,而是巧妙地将其转换成了其他形式,同样表达出了《诗经》中起兴所能传达出的意蕴和内涵,达到了“貌异而心同”的境界。
例如《鹊巢鸠占排排场场》这首诗对应的是《鹊巢》。在《诗经》中每章的前两句都借用鹊和鸠来起兴,虽然对诗歌整体表达的意义没有太大贡献,但是却极大地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如果将起兴的部分去除整首诗就变成了对婚礼现场的叙写,变成了单调的赋,失去了原来的“诗味”。相比于《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样能够引起人们愉悦的审美体验的起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所带来的是一种偏向于揭露现实的哲思。不是让我们沉浸于婚礼的喜悦之中,而是自然而然地带着我们往更深刻的层次去思考。诗人詹船海的《鹊巢鸠占排排场场》就是在这种深思的引领下,将《鹊巢》中的起兴转换成了隐喻。
鸠嫁给鹊
鹊有别墅在树上
鸠嫁给它
地面上行走着
一百辆车的陪嫁
一百辆
诗人将原诗中的起兴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带有隐喻的小寓言,融合了原诗中女子出嫁的主题,把“鹊巢鸠占”写成了带有现代意味的婚礼。
首先,我们从诗意入手分析。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鸠与鹊这两种不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会结婚?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这是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从生物的角度上来理解,鸠和鹊在自然情况下几乎是不会走到一起的。但在这首诗中,它们却走在了一起。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佯谬的诗歌手法,将诗歌和现实拉开了一条深深的裂缝,让读者往这个裂缝凝望下去,体味到了在这场荒唐的婚礼之中的深层意味。在这首只有六句的短诗中,诗人把主要的描写笔墨放在了婚礼现场,“别墅”“一百辆车”这两个带有人类世界色彩的词语,尽显双方的富庶,让人不禁联想起生活中一些富裕人家的婚礼中豪华的场景。如果鸠和鹊不会自然结合,那么鸠和鹊的婚礼则隐射着现实中极不相称的人类婚礼。诗歌的结尾“一百辆车的陪嫁/一百辆”,重复强调了陪嫁车的数量,意味深长。如果说第一句只是对婚礼作赋的书写,那么最后的“一百辆”则蕴含着诗人情感态度。读这三个字时,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人瞪大的双眼、惊愕的神情和震撼的心情。然而,如此盛大、豪华的婚礼为的却不是情投意合的欢喜新人,而是鸠和鹊这样不可能产生爱情的双方,两极对比之下更显示出这场婚姻的畸形。婚姻内在爱情的孱弱贫瘠,外在物质的豪华无比,把婚礼中原本占据主位的幸福感冲得很淡很淡,只剩下“一百辆”的惊诧。在这场婚礼之中,人们只感到惊而未有喜。
实际上作者借用这场鸠和鹊的婚礼隐射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金钱和物质钳制的现象。婚姻可以是“别墅”和“一百辆车的嫁妆”的交易渠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爱情可以是物质的牺牲品,幸福感被收获物质的满足感取代。人们睁红了眼,撒开了腿,伸长了手在物质的世界里追逐奔跑,变得互相猜忌、冷漠无情。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过后,我们不难发现,在《鹊鸠》中作为起兴部分的内容被诗人巧妙转化成了意义表达的承担主体,运用佯谬、语词的错位、语词的重复等手法,既完成了原诗诗意的传达,还将诗歌变成了一面深刻反映现代社会的明镜。我们不得不赞叹诗人詹船海的妙笔,在充分照顾到原意的情况下,还能够融入自己的对社会的感受,对世界的见解。
《趁桃花开时出嫁成家》也对原诗中每章中的起兴进行了化用,形成女子出嫁与桃树开花相对应的关系,让桃花也带有些人性,出嫁女子也带有些花的美好甜蜜。尽管这本诗集的名为《诗经里的意思》,但他已经完全超越了原意,对人们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也有深刻的内涵。他也如他的名字一般成为了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与现代诗之间的摆渡人,划着文学的渡船,为我们对《诗经》和社会的认识都开拓了一片宽阔的海域。
三、古语今言声声奇阅读诗人詹船海的这本诗集,笔者常常被诗歌中鲜明开放的语言所吸引。看似直白的陈述却不乏深意,在诗人或低吟,或暗讽,或怒吼的语言中我感到了诗人对两千多年来奔腾不息的生命的理解和对现代人困境的关怀。
例如依据《君子于役》所写的《丈夫打工在外久久不归》表达的是妇人对长时间在外做工的丈夫的思念。
在夕阳通黄的光线里
羊牛下来
鸡栖于埘
在渐渐发蓝的暮色中
而在这幅画里
看不见我的男人
他强壮的影子
被扫描在异乡的劳动里
在时间的碟片上
看不见他的归期
音量很大
啄木鸟播报着饥渴的消息
从我的身体开始
天完全黑下来
从我的窗口开始
半个月亮
爬起来
诗人对语词的精确选择,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让这首诗歌意味深长。虽然粗略读去能够大概了解诗的内容,但总觉得每句话的背后还有未完之音。诗歌的开头四句营造出了一个乡村暮时宁静、美好的画面。“通黄”与“蓝”这两种跳跃性较大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让整个画面立体形象了起来,读来仿佛在观赏一幅田园风光的油画。在这美好的黄昏时分,家里的牛、羊、鸡都已归家,她的眼里却始终捕捉不到丈夫的身影。此时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绚烂而落寞的。随后在称呼自己所思念的人时并没有沿用标题的“丈夫”而以“我的男人”代替。“丈夫”一词是比较书面化的用语,“丈”在古时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且这个字韵腹为“ang”是开口呼,声音洪亮,带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感觉。这与诗中所营造的凄美的氛围不符,且不适宜表现妇人凄凉悲切的心情。而诗人所用的“我的男人”一词更偏向于口语化,是人们甚至是乡村的人私下里才会用的词,符合妇人当时的情境和身份。并且,“我的”二字更显出一种占有性,隐含透露出她独守空房的寂寞。
尽管这首诗与《君子于役》表达的诗意相近,但语言风格却相差甚远。《诗经》的语言典雅端庄,诗人詹船海则更偏向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但是他的口语化又不会让诗歌落于俗套,反而在细细咀嚼中品出了更深的意味,有深入浅出的意味。诗人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也充分表达出他对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