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市场 >> 千岛湖配水工程巡检员脚踏热浪披荆斩棘
战高温
今年盛夏,是千岛湖配水工程通水后经历的第一个酷暑。
去年9月,千岛湖配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近一年来,千岛湖清流奔涌不息,出淳安、过建德、穿桐庐、经富阳,由公里长的全封闭输水隧洞,流入杭城千家万户。
为保证用水安全和品质,配水工程施行“智控+人防”双保险机制,沿线布置了表面变形观测、沉降位移观测、应力计等多个设备,实时监控运行;在实施常规性检查的同时组建巡检队,对54个重要点位以及分散在沿线山体和结构物上、无法直接联网到调度中心的部分设备,采取人工监测维保。
这支专业的巡检队由6人组成,平均年龄26岁,多毕业于专业院校。队员们每天都要跋山涉水,随着“黄金水道”的走势仔细巡检,并将一线数据实时报送调度中心,风雨无阻。
01
淳安金竹牌进水口:
10米高空作业40分钟
下来就要冲个头
上午11时,在来到千岛湖配水工程的进水口:淳安县金竹牌村。为了确保取到优质水源,进水口分上、中、下层取水,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
当时,进水口的地表气温接近40℃,一座20多米高的钢构“大家伙”引人注目,它是一台担负进水口大量设备启闭、检修、吊运任务的双向门机。
23岁的巡检队员、同时也是特种设备驾驶员的郑桦飞戴上安全帽、施工手套,麻利地爬上10多米高的驾驶室,操纵门机打开阀室上的水泥盖板,以便检测盖板下的各种仪器。待设备停稳,郑桦飞又攀上门机顶部进行一系列操作。
作为千岛湖配水工程检修队的主力之一,郑桦飞的一系列操作轻车熟路:先观察进水闸前后水位差,看看进水口水面有无异物,再察看拦鱼电栅是否正常工作,然后观测报警数据……
郑桦飞(前)和同事检测门机
跟着郑桦飞爬上双向门机,着实不轻松。他笑着叮嘱:“你们小心一些,爬上来可能会恐高。”且不说恐高,单单在这个高度上被太阳直晒就挺难受。爬上去才几分钟,后背已汗湿,还感觉有些晕。
检查无异常,郑桦飞又开始用油枪为钢索抹上工业润滑油。他解释说:“在这台双向门机上,所有部件的起吊、运行都离不开钢索,所以我们会特别留意钢索有无毛刺,定期润滑。就像人要抹点凡士林防止皮肤开裂,给钢索抹油就是为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这些钢索除日常检查维护外,每半年还要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40分钟后,郑桦飞完成例行检测,走下双向门机。同事们赶紧为他头面部浇水降温。双向门机上很热,一些金属部件的表面温度会达到60℃。“几乎可以煎鸡蛋了。”郑桦飞抹着湿漉漉的脑袋,笑着说:“夏季巡检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暑,浇水降温、喝藿香正气水是我们的标配。
除了金竹牌进水口监测位,郑桦飞还负责从淳安到建德区段30余公里内18个监测位的巡检。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索性住在附近村里。郑桦飞说:“因为输水管道埋在地下、穿山越岭,因此开车总是绕来绕去,每日巡检行车里程将近公里。”
02
桐庐黄昌岭输水管道:
套着移动的“蒸笼”
披荆斩棘上山
千岛湖配水工程全线一共穿越10座山,基本集中在富阳、桐庐境内,98%的管线经过山体隧洞。建设团队在每座山上都取了3个测压点位,每个点位每月至少监测两次。
下午1时,桐庐黄昌岭下的母岭村,巡检队员吴浩东出发检修。在山脚停稳工程检修车,他戴上宽檐草帽、穿好防风雨冲锋衣,然后带上一把柴刀。上山只有野路,后一人循着前一人的足迹,亦步亦趋、迂回行进。
一行人向上攀行,冷不丁荆棘劈头盖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吴浩东挥起柴刀一路劈砍,草帽、冲锋衣和劳保手套,是为了避免被荆棘刺伤划伤。不过配备如此严实的防护,就像套着一个随身移动的蒸笼。
攀爬20分钟,抵达山腰的第一个输水管道测压管。吴浩东摘下草帽,面色通红。测压管口为水泥浇筑,中心一根碗口粗的管道垂直向下探入山体。吴浩东抹了一把汗:“我们现在就站在输水管道上方。这么辛苦爬山,是为了测量山体渗水水位。在汛期、台风期,山体水位的变化非常大,必须保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