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配水闸 >> 配水闸前景 >> 邓州厚桥村颇有故事,曾有大庙,是红色老区
厚桥村位于邓州市区西南约三十公里的刁河西岸,原来也是一个小公社,现在属于刘集镇管辖。
厚桥最灿烂的历史在解放前夕,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它才是解放邓县的突破口。
为何这样说呢?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段风云往事。
年底,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按照中央“需要在机动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的指示,”桐柏军区迅速成立了三个分区。
因邓县位于南阳,襄阳,老河口三地的结合部,三分区区委就设在邓州构林镇。辖区含新野,邓县,襄阳,光华,镇平,内乡六县。现在构林三初中院内有领导六个县的三分区区委遗址碑。
三分区决定,分散85团的六个连队,到各县去保卫地方政权的建立,86团为三分区的野战部队。
47年12月,85团三营七连,和一部分干部来到厚桥,动员群众,发展武装,建立了邓县县委,爱国民主政府,邓县军事指挥部。县委,县政府就设在厚桥学校院内。附近还建立了被服场等,为解放邓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厚桥小学院内,立有“邓南县成立遗址”文物保护碑。学校大门落锁,只好在门口拍一张照片。
县委书记和县长在厚桥一带走乡串户,讲解政策,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觉悟,当地群众纷纷进入被服厂工作,并组成了担架队。
在解放邓县战役打响之前,县长就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在外围开始扫除民团驻守的土寨了。
他们潜伏在城西南堰陂寨的芦苇荡内,待保安团首长离开之际,趁夜晚悄悄摸进寨内,俘虏了五十多人,缴获了五十多支步枪。第二天天一亮,他们带着战利品离开寨子,寨内民众都赞叹解放军是神兵天降。
尽管邓州城城墙高大,护城河河宽水深,盘踞在邓州城区的反动势力异常顽固,解放军正是由于百姓的大力支持才首先解放邓县。
我在走访途中,遇到一位老者,他回忆了当年流传的一个细节。
因护城河里的水势浩大,攻城部队受到阻击,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水。
一位早晨拾粪的老人看到后,心疼不已,他找到首长,指出了水闸的位置和靠近水闸的方法,首长获悉后,组织了一个爆破小组,在夜间炸毁了水闸。
第一次解放邓县时,邓县政府带领一部分武装埋伏在通往内乡的道路两侧,击溃了来自内乡的反动派援军。
邓县解放后,因县政府在西南边缘,顾及不到北边和西边,于是,三地委决定,在夏集镇大王集建立邓北县,在林扒成立了邓西县,出现了三县分立的局面。
你看,厚桥村不就是邓县革命,邓县解放的摇篮吗?
在刁河旁一位老人对我说,刁河边原来有一座大庙,门前有一对威武的雄狮,他们小时候在里面读书。
它不远处,有一座娘娘庙,有几进院落,烟火鼎盛,每逢节日,两省百姓前来,络绎不绝。
现在,这里只剩下遗址了,连一块古碑也难以找到了。
你理解厚桥的历史吗?